崇祯戊辰元年,科场大比,揭阳县有黄奇遇、郭之奇、辜朝存、宋兆麟等四个举子同登科第。一个县同期得中四名进士,实在是少有的盛事。合县父老、缙绅和士子们都为这件事高兴,誉称他们为“戊辰四俊”。提议在县衙前建造一座“四俊亭”,以给本县增添光彩。
     为题“戊辰四俊”四个大字,议请大书法家吴殿邦执笔。四位新科进士便各派出银子一百两,命一个衙役带着这四百两银子到府城去送给吴大人作笔资,请他书写这四个字。这差役一路行一路想:“写四个字就给他四百两银,怎么这般好赚!如今四位新贵又没有书信给他,我何不从中扣克一百两,吴殿帮一定不知。”当下便拿出一百两装落自己腰包。
     到了吴府,奉上银包,说明揭阳四名新科进士起建“四俊亭”,求他书写“戊辰四俊”四个大字。吴殿邦见说,立即提笔挥毫,把字写好。他正要把字交给来人带回,但解开银包一看,见包里放着三百两,心内觉得很奇怪。按规矩,每个字一百两,应该是四百两才是正理。这里头必定有弊!可又不便向差役问明。便故意把四个字中的“俊”字抽出,另写一个小一点的“俊”字凑上,让差役带回。
     四位新科进士把字摊开看时,觉得很是奇怪,怎么“俊”字却以前三个字小了一点呢?这内中必定有跷蹊。便叫差役来拷问。那差役却吞吞吐吐说不出话来。再三追问,他只得将贪心抽少银子之事说出。这么一来,可把四位进士为难了!这将怎么办呢?若使差役补送银子另写,定会被吴殿邦嗤笑!若不另写,三大一小,成何体统!想来想去到是郭之奇有窍头,竟想出个妙法来。只见他把三个大点的字揉皱,然后铺开摊平,三个字便缩小了一点,与那“俊”字相比,竟一般大小了。大家一看,都很高兴,便交给工匠镌刻去了。
     过了几天,已是“四俊亭”落成的吉庆日子,吴殿邦在家一等再等,心上很是纳闷:怎么衙役去后没有回来求我另写呢?心内疑惑,便带着原先那个“俊”字,亲自来揭阳看个究竟。当他来到衙前一看,很觉奇异,不但亭已建好,亭上四字也一样大小,而且是出自他的手笔。他正在发愣,四位进士就把缩字的来龙去脉,向吴殿邦述说,并唤那个差役向吴大人赔罪,奉还被他贪心的那百两银子。
     吴殿邦听了,不觉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即将四百两银子原原奉还,当作贺礼。

你是本文的第1817位读者
来 源: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广东卷》之《揭阳资料本》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