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溪南东岱美村人陈春英,出身贫寒,幼年好学,才识过人,九岁已能做文章、十四岁考中秀才,称誉一时。 康熙辛卯(1711)年,春闱将至,春英因盘资不足,未能上省赴试,内心忧郁。当时民间有上崇山峻岭圆梦习俗,春英遂辞别母亲,只身登上莲花山公岭。当夜朦胧中梦见一老者对春英说:“你要中榜,海底捞针。”醒来心灰意冷,料定今科功名无望,怏怏回家。 这一年,朝廷主考官徐宗师口中,咪人忠厚,刚直不阿,一心为国家选拔人材。潮州一带学子闻春英才华横溢,不少人劝他赴试,莫错良机。乡亲们闻讯也筹资相助,并代其借贷。好不容易才凑齐赴试盘缠,春英虽闷闷不乐,钽碍于乡亲情谊,只得打点行装准备上省。临行前,母亲为他缝补破衣,叫春英快取针来,春英忙问:“针在哪里?”老母答道:“就揷在门板上”。春英在端详良久,终于见到门联上“福如东海”的“海”字当中,不偏不倚刚好揷上一根针。这时,怨猛想起梦中老者的谒语,这不是海底摸到了针吗?一时喜不自胜,遂信心百倍,振作起精神上省赴试。 这次省试,宗师有意考察考生真才实学,开卷之时,每个考生只分了一张没有试题的白卷,众举子惊愕未定,却见宗师从容走上台阶,双手叉腰,整冠理带,亮亮仪威,便径自入内。众人见了更觉莫名其妙,俱皆呆若木鸡。此时春英灵机一动,从宗师的举止中,想到朝官准备上金銮见一天子的姿势,遂在考卷上写上“束带立于朝”文题,时才思如泉涌,一挥而就。终场时考生交白卷者无数,宗师翻开陈春英卷子,不禁拍案叫绝!十分常识他的才华,取为“解元”。二年后,春英又上京参与恩科会试,即中进士,官拜翰林院检讨。 讲述人:上岱村村民 记录人:陈来举 记录地点:上岱村 流传区域:澄海县内 记录时间:1987年7月28日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