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潮汕内地一位名叫阿山的人,第一次应邀前往沿海对手亲家阿海家做客。阿海与阿山在客厅一边品尝潮汕工夫茶,一边谈天说地。日将近午,阿海的家人便把午餐准备好了。只见桌上摆着两盘鲜美的“内螺”,还有其它菜肴及米酒等。阿山早就听说“内螺”肉质鲜美可口,是极好的酒料,不禁暗自流口水。

    用餐之时,阿海一手拿着熟“内螺”,一手拿着小竹签,教对手亲家阿山怎样挑“内螺”肉。阿山按照对手亲家阿海的示范,将小竹签插入“内螺”肉头部,然后捏紧小竹签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想一下子把螺肉挑出来。但由于方法不对头,用力过大,仅仅拉出了一段螺肉。他将那段螺肉蘸一蘸辣椒水,往嘴里一送,慢慢咀嚼起来;又呷了一口米酒,嘴里回味着,果真妙不可言。

    阿海若有所思地说:“亲家,刚才你把‘内螺’尾弄断在‘内螺’壳里面,你快把它弄出来,那可是最好吃的。”

    阿山又按照阿海的示范,右手拿着螺壳,螺壳嘴对准左手心用力震拍起来。由于用边过猛,结果把“内螺”尾弄丢在地上。阿山弯下腰将它捡起来,顺手往嘴里一送。谁知他却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呸!呸!呸!”地呕吐个不停,连忙用清水漱口。

    原来,阿山错把旁边的鸡屎当成“内螺”尾捡起来吃了。因为“内螺”尾的颜色跟鸡屎的颜色差不多,难怪他会弄错。

    尽管阿海再三招呼对手亲家阿山继续品尝“内螺”,然而阿山再也不敢问津了。因此,《亲家吃“内螺”一粒定》的故事便在潮汕民间广为流传。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一些容易混淆的事物应认真观察,分辨真伪,才不会被其表面现象所蒙蔽,否则会适得其反。

你是本文的第1133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
作 者: 郑生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