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畔的民俗与旅游》 最新 图1张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松花江畔的民俗与旅游/姜志军,郭崇林编著.—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1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黑龙江卷)
    ISBN 7—5637—0655—0
    Ⅰ.松…Ⅱ.①姜…②郭…Ⅲ.①风俗习惯—中国—黑龙江②旅游资源—中国—黑龙江Ⅳ.①K892.435②F592.73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95)第20710号

    总序

    张紫晨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为广大旅游者、文化工作者编辑的知识性民 俗与旅游丛书。它着眼于对祖国吕旅游圣地民俗风情的介绍,以弘扬祖国优 秀民俗文化,了解中华各族人民主活,饱览壮美河山、名胜古迹,通晓各地 风土民情为宗旨,为国内外游人提供丰富的知识,使人们开阔眼界,心旷神 怡,乐以忘忧。对未经旅游或准备旅游的人,也是一个知识的先导、兴味的 储备、精神的满足。
  旅游是人生一大乐事,为现代生活所必须。工作之余,邀三五友人,或 举家前往,既可怡悦身心、增广见闻,又可扩大胸怀、了解大千世界。但是, 这个目标并不是任何旅游都能达到的。要想在旅游中真正有所收获,必须有 相应的知识来帮助。中国有句古话,叫“见景不如听景”。任何一个优美的 所在,没有听到有关的解说,只有直观所视,是不会完全看出它的奥妙的。 这就是派游者为什么那么需要导游员的道理。然而,任何导游,又只能解说 一时一地、一事一物的具体景观,不可能提供关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 个城市、一个景点的完备的知识,这就需要有专门的丛书加以弥补。这部民 俗旅游丛书,就是为了这种需要而专门编写的。它将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内容 分成若干册编写,采取生动轻松的笔调,系统全面地介绍有关知识。这种尝 试,以前没有过。这套丛书以鲜明的地区性和丰富的知识性为特点,将祖国 各地壮丽的山河、著名的景点、灿烂的文化、纯朴的风格——呈现在读者面 前,是其他书籍所不能代替的。这部丛书并没有把它简单地化为旅游手册, 更没有以介绍地方风光名胜为满足,它有较高的视野、较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既可作为旅游的良师益友,又可作为民俗文化读物而开卷有益。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一部大型系列丛书,它将以旅游为线,把广 阔的中国分成若干文化区,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 在对区域文化的分析和描述中,突出旅游的点、线及重要景物、风土民情。 因而它既是旅游民俗丛书,又是区域民俗丛书,既是区域文化的展现,又是 整体文化的纷呈。书中所迹的内容大多为实地考察所得,经过研究考察,再 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此,对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工作者,都有 重要参考价值。
  目前,在我国民俗字研究上,大体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理论民俗学,一 个是应用民俗学。理论民俗学侧重理论规律的研究和学科体系的建设;应用 民俗学则方面较广,诸如商品民俗学、消费民俗学、旅游民俗学、社交民俗 学等,重在实际的应用,多采用具体的描写研究的方法,使人们在各项生活 应用中,有实际的效益。民俗旅游是应用民俗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是应用, 便不能不考虑与旅游实际的结合,不能不考虑旅游的实际需要。但是,旅游 者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游山玩水活动,他有更广泛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要 求。高层次的旅游往往是一种特殊的学术活动。从旅游所至的引人瞩目的地 区和蕴藏着丰富的精神、物质财富的各民族,由旅游所看到的具体景观所呈 现的历史、自然和文化现象,扩层到它之外的多种问题的寻索,欲广可广, 欲长可长,要趣味可以有趣味,要学术可以有学术。这样的民俗旅游丛书所提供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也应该是相当广的。基于这种认识和考虑,我们把这 套丛书从框架、体例到内容、形式都尽量提高了档次,使它更好地发挥应有 作用,并以此积极推动我国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族人民间的大团结,促进与海外朋友间的友谊。
1991 年 8 月 北京

你是本文的第543位读者
来 源:
作 者: 姜志军,郭崇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