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已过去了,但赛龙夺锦的鼓声仍然在各地咚咚地响着。 这情景使我想起了两个潮汕俗语:一个是“五月五,龙船囝,满溪撸”;另一个是“五月未食粽,破裘唔敢放”。前者说的是端午节各乡各里赛龙舟的民俗:河湖港汊,水面上都是一条条力争上游的龙船;后者说的是节候天气:端午节没过,破棉袄还不敢收藏起来,意思是天气可能还会冷。 前一个俗语中的“撸”字潮音 (卤6),摇动(船桨)的意思。后一个俗语的“粽”读 ,“放”读 ,两者押韵。这里涉及中古音在潮汕方言中规律性很强的文白异读对应问题。“粽”字属于中古音的“通”摄“冬”韵字,潮汕话文读为 ,白读为 。“粽”读 属于白读。“粽” 字从“宗”得声,潮汕话读 ,则属于文读,如“宗教”、“祖宗”等。从“宗”得声的字,有与“粽”一样读白读 的,如“鬃”(头毛鬃荋、打鬃)、“棕”(棕榈、棕油)等;一些则读文读为 ,如“踪”(跟踪、踪迹)、“综”(综合、综述)等等。 ,但“脓”白读为 (狼),如“伤口脯脓”、“流脓”等;“侬”读 是“人”的本字,也是白读音。 ,如“放松”、“肉松”等;白读为 ,如“轻松”、“个芋/番薯会松”(芋头/红薯很面)等等。 ,如“公公”、“公司”、“公私”等。它还可以白读为 (工),鸡蛋、鸭蛋受精而有胚胎的,叫做“有公”。从“公”得声的“蜈蚣”读 (牙工),“蚣”读 也是白读音。 ,如“总统”、“拢总”等;白读为 ,如“草总”(小稻草捆儿)、“总毛”(抓人家的头发,字也加“扌”旁做“扌总”)等。 ,如“跳动”、“流动”等;白读为 (荡),“振动”读为 ;也读 (趟6),“别动它”说成“勿动伊”。 ,如“冰冻”、“冷冻”;白读为 (铜3),如“猪脚冻”、“凝冻” (猪油等凝结成固体)等。 (童),如“梧桐”、“桐花”等;但“桐油”的“桐”白读为 (虫)。 ,如“通知”、“中国通”等;白读 (虫1),如“龙空通虎空”、(比喻人的关系网织得密,有很多门路)、“通芯”(指米煮得烂熟)等。旧时有暖手用的工具“火熥”,“熥”字从火通声,也读白读音 。 ,“空空如也”、“孙悟空”等;白读为 (康),如上例的“龙空通虎空”,还如“细空唔补,大空艰苦”等等。 ,如“不倒翁”、“笠翁”等;白读为 ,指丈夫,“老翁”(年纪大的丈夫)、“翁姐”(夫妻)等;引申指鸡的雄性,如“鸡翁”(公鸡)。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