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陈在杂食店买了一斤面制品,回家拆封,才发现包装纸有好几层。老陈摇头叹道: “商家真缺德,斤蟹四两草。”老陈有个10岁的孙子,站在旁边听到老陈的话,瞪着疑惑不解的小眼睛问爷爷:“什么斤蟹四两草?您可没有买蟹呀。”老陈向孙子解释说:“斤蟹四两草是一句潮汕俗语。原由是市场卖蟹的商人,为了多赚钱,对每只螃蟹都用很多草捆绑,每斤蟹至少有四两草的成分,这是典型的短斤欠两行为。所以人们把商家以多用低值的包装物来代替高价的商品的行为,比喻为‘斤蟹四两草’。” “斤蟹四两草”这句俗语所指的蟹,潮人一般指青蟹。潮汕地区出产的蟹,主要有青蟹和梭子蟹,可能只有南澳统称之为“蟹”,其余片区将梭子蟹称之为“蛾” (习惯写作“蛴”),只称青蟹为“蟹”。梭子蟹种类很多,大多是死后才上市的,只要保鲜得法,烹煮后依然美味可口。而青蟹则不同,青蟹一死肉质即变臭,甚至病蟹未死肉已先臭,有俗语说“蟹未死肉先臭”指的就是病青蟹。所以,上市的青蟹一定要生猛活腾。生猛活腾的青蟹的一对大螯要伤人,因此,卖方在把青蟹交到买方手中之前,已把每只青蟹的一对大螯用稻草捆绑得扎扎实实。这捆绑青蟹的稻草经过人工沤浸、砸压成半腐烂状,吸水性极强,很有重量,“斤蟹四两草”的传言一点不为过。 (上世纪70年代前,这句俗语的版本是“斤蟹六两草”或“斤蟹七两草”,因当时的市斤是16进制,上世纪70年代以后,市斤改为10进制,这句俗语也与时俱进改了数词。) “斤蟹四两草”是一个亘日已久的消费者不满现象。据说曾有消费者向有关部门投诉,但没办法得到满意的处理结果。笔者与有关职能部门换位思考,觉得这问题真的棘手。因为这是一个沿袭已久的市场惯例,相沿成俗的力量是巨大的,除非有法可依才能破除。笔者曾就此成俗的老问题深入产蟹基地调查。蟹农告诉笔者:“青蟹离开生殖地,如果没有一大把湿漉漉的稻草供给它的水分和养分,就会很快死掉。”原来,“斤蟹四两草”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把这四两烂草当成四两价格不菲的肉蟹卖给消费者,有道理吗?笔者尚未理清这个问题的头绪,却发现现时的“斤蟹四两草”是完全没有道理了:现在捆绑青蟹一对大螯的,大多不是稻草,而是四两吸水性能极差的塑料编绳!用塑料绳代稻草,更省工。为给青蟹水分和养分,就多撒泼些咸水。 有关职能部门,是该研究如何解决“斤蟹四两草”的问题。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