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荒”原混沌未开的状况,也指荒远落后的地方。据《上古史》记载:盘古氏开天辟地,疏通江河,滋生万物,创造了人类栖息的地方。女娲造人,五亥人驯养牲畜,后稷教人种植庄稼……因而破了天荒。
唐宋期间潮州府是一个“毒雾瘴气,日夕发作”的地僻人稀之地,也是一个“不毛之地,瘴疫之乡”。唐至宋初潮州府竟然没有一个考生中进士,于是人们把它比作是混沌未开的“天荒”地区。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陈尧佐从开封府推官降至潮州府(当时是京官贬逐的天荒之地)伍通判,他的最大功绩是协助州官于九流兴办州学,发展经济。陈尧佐治潮两年政绩斐然,被调回京师迁升为谏议大夫,继而升任宰相。宋大中祥符(1008)年间,潮安有位姓王举子考中进士,陈荛佐对潮州有深厚感情,获悉此事大为高兴,特意在送别离京的潮州举子时以《送王生及第归潮阳》诗相赠: 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乡。 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 诗中的“潮阳”即今之“潮州”,泛指“潮汕地区”。诗的大意是:不要再嗟叹潮洲是个“天荒”偏远的地方,没有人中得进士了,如今已有人攀枝折桂“破了天荒”的士子给家乡带来了荣耀。此后地方志(方舆)上也有科举人才可以记载,南海之滨的潮汕地区如同诞生了孟子(邹)、孔子(鲁)之地,人才辈出。这也是潮汕地区享有“邹鲁名邦”美誉的由来。 潮语“破天荒”在这里是用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也暗示从来没有过的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物。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