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吧很小的时候就得到街路上拾破烂变卖点零钱贴补家用。如果哪一天没甚拾获,母亲就会骂他:“赶早背个市篮去乞!”反正古吧哪件事没有做好,母亲就用这句话骂他。他听得多了,推测出这句话的喻义是:骂人低能,没出息,干不好任何事,只能靠乞讨维持生计。
    古吧的近邻有一对夫妇,妇人出身大户,喜欢摆阔充阔,丈夫则出身寒门,保留着分厘必较,丝缕必拾的家风,夫妻俩常常为此而吵架。例如:丈夫在蔬菜摊档的边上拾了几片菜叶子带回家,妻子则把菜叶子扔进垃圾桶,破口大骂丈夫:“勿面勿皮的人,赶早背个市篮去乞!”丈夫经常要拾个针头线脑回家,却总是逃脱不了被妻子扔掉的命运,并惹得妻子经常把“背个市篮去乞”这句俗语挂在嘴上。古吧理解,这句俗语从这个妇人嘴中吐出来的喻义与母亲说的喻义不一样,此处喻义应是讥讽为了蝇头小利不顾脸面者。
    古吧自小从这句俗语中得到一个潮汕人文信息:当乞丐者,必须背着个市篮。
    市篮,昔时潮汕地区的民俗盛器,粗编竹器,圆筒形,篮身直径约25厘米,高约45厘米,连弓背约65厘米,有盖。涂上生、熟桐油之后,比较耐用,滴水不漏,容量大,很实用。农民上圩赶集或出门办事,很喜欢背着它。
    古吧长大后,刻意调查“背个市篮去乞”这句俗语的所有背景。行船的同事老黄告诉古吧,去当乞丐者背的市篮是旧的,越破旧越好,而要去过番者的市篮则是越新越好。原来市篮的新旧还是使用者身份的标志。一般人家,对旧一点的市篮,就扔掉不用了,以免辱没门风。
    同是潮汕,不同的县份,甚至毗邻的村落就对“乞讨”这一职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些村落的农民视“乞讨”为正当职业,每当农闲,村民便结伴到城镇行乞,他们不叫“乞”,不叫“讨”,美其名为“霸”。“霸”也有道,他们大多不是伸手白要,而也付出一点劳动:手执一件乐器,演唱一段潮汕方言歌谣或一段潮曲清唱,然后向“施主”祈福,由施主随意施舍一二个铜板。有些地方,像潮安县一带,是最看不起“乞讨”这一行的,不少乡村自古还立下乡规民约,不许村民行乞。“背个市篮去乞”这句俗语主要流行在潮安一带,其意义当可理解。
    无论对“乞讨”这职业持何种观点,自改革开放以后,潮汕富了,整个村子的人结伴行乞的现象已成为历史。

你是本文的第312位读者
来 源: 《潮汕俗语解读》
作 者: 鄞镇凯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