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广为人知的一句潮汕谚语。它意蕴深长,但通俗易懂。在潮汕地区城乡民间,为人父母者,常常用此谚语教育子女不应该乱花钱,要懂得“铜钱出苦坑”。意即钱银来之不容易,是从“苦坑”中出来的。这“苦坑”是个形容词,形容所有钱银都是来自辛勤劳苦的工作,只能爱惜,不能浪费。

    这句谚语的由来,据一些老辈人的口碑资料,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日军侵华,潮汕沦陷时,因天灾人祸,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有个乞丐,他四处要饭,一到人家门前,边拉胡边唱曲,诉说当时民间疾苦。唱词中说到,穷人为求生,赚钱来养家。何处有铜钱,铜钱出苦坑。坑中有“刺篮帕”(荆棘丛生),帕下还有“暗哥砾”(破碎玻璃陶瓷砂石等)…。他把苦坑描绘得极其惊险,说明从苦坑取出铜钱是多么的艰辛。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里,唱者与听者心声共鸣,“铜钱出苦坑”这句唱词给人印象极为深刻,久而久之,就成了广为运用的谚语。

    另一种说法是:这句谚语由来已久,它源自挖矿工人,是矿工做苦力,当牛马,境遇悲惨的写照。据民国《潮州志》记述,潮州矿业,始自北宋。“是时,海阳丰济一银场,横街、黄冈、锦田三锡场,年产铅六千斤有奇,(原志称:潮州银铅伴生)炼铜之法行於兴利,磁土则水东有百窑村。”后历经元、明、清三代,至民国,潮州矿业有很大的发展变化。“锡及磁土采炼制作历八百余载而未衰。此外,铜铁等矿前代亦事开采,惟产量不丰,殊无足道。其与锡伴生之钨铋则近数十年始兴。”民国二十四年以后“已核准设权之矿区凡九十四区,面积三千二百六十三公顷有余。以矿类论,锡矿约居八成。以县分论,则揭阳、潮安最盛,惠来、丰顺、普宁次之,大埔、潮阳、南山、饶平又次之。”有的矿业自宋代以后,几经开发和封禁,肥了官府和商人,却苦了民众。如银铅场,在元代还兴旺,但到明代初则被禁止。“明中叶以后,银渐为通行货币,银贵物贱,故银铅矿业大兴。”可是“征税苛扰”甚多。清初银铅矿业“听民采取,输税于官皆有常率。康熙二十二年复谕禁止。然丰政都之仲坑山私采仍盛。”是时,潮州镇总兵对“仲坑山开银矿,镇辕月有陋规,每至盈千数百元。”康熙三十九年,普宁人何锡请准开采仲坑山二处银铅矿,注册矿工达十三万人,矿区蔚然成闹市。何锡经营二年多,每年获利不下八九万两。后因“假公济私,罔上肥己”被控坐牢,矿区也被封禁。矿工驱散,各自另谋生路。古时,采矿全靠人力土法,一般是镐挖锹铲,肩膀挑。有的矿洞窄小,工人只能蹲着、爬着干活。遇到洞里石坚泉涌,时有生命危险。若违禁私采,官府镇压,更是生命难保。这般苦楚,先辈们铭刻在心,苦矿就是苦坑。悲惨的经历,使他们产生了“铜钱出苦坑”的意识,代代相传,传到抗日战争时期,被人编成歌曲,流行各乡里。

    如今,这句谚语,不但用于劝说人们不要乱花钱,要节俭办一切事情,还用于鼓励人们艰苦奋斗,努力做好一切事业,才能取得应有的成就,包括赚更多的钱。

    

    

你是本文的第2497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6-03-2
作 者: 陈作畅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