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枚1982年8月由新加坡中南汇兑信局寄潮安金石古楼乡二宫边的侨批,由远在新加坡(实叻)的姑母许海贞寄给唐山的外甥林秋湖。该侨批外寄港银20元,正面盖“汕头中国银行外汇结汇章”,结汇日期为1982年9月1日,当期港币牌价每百元兑换人民币30.72元。该批以当期汇率结算为人民币6.38元付给侨户。该批信列“中”字8424号,背盖“新加坡中南信局付”红色印章。

批内有一件用中南汇兑信局侨批用笺书写的信函,文字如下:胞姐/秋湖甥儿/兹者揆纬两地时深渴念/想近况信合定符远颂/此间众均安好免念/兹逢批期之便/寄上港币二十元/到希查收/家中之用/姐要的药品经已邮寄去二包(内各二瓶球蛋白 二瓶鱼肝丸 一瓶葡萄糖钙)/寄你们二人之名/又汇去二百元/姐你拿一百元买物件给母亲吃/姐身体谅必好好/祝平安/海贞一九八二年八月廿三日

这封侨批的特色有三,其一是侨批用笺除了在正中间印有中南汇兑信局的地址“新加坡芽笼律九百八十二号”之外,还在两侧印有毛主席诗词《七律二首·送瘟神》中“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

《七律二首·送瘟神》是毛泽东在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上读到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后写下的诗作。毛主席诗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非常流行,侨批局受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在侨批用笺上印上毛主席诗词的诗句,这是时代的烙印。而这封侨批业务办理的时间是1982年,说明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种侨批用笺还在使用。而信笺上盖有的“胸怀祖国,望眼世界”宣传章,更佐证了时代的特色。

其二,这封侨批的信封上注明“外附港币贰拾元”,而在信笺上却写明“又汇去二百元”,这说明为规避新加坡当局的金融管制,故意少报,由此可见当其时新加坡的管制非常严苛,侨胞们汇款回唐真的是煞费苦心。

其三,从批信的文字“姐要的药品经已邮寄去二包”可知,药品是可以通过邮局寄递的,涉及个人治病这方面的,基本没有管制。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从批局领款,到邮局领海外亲人寄递的物资,对那个时代的当事人来说,这些场景应该仍然历历在目。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全球化的时代,“地球村”使得天堑变通途。前辈人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离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远了。侨批之中见亲情,阅读此批,那浓浓的骨肉之爱跃然纸上,读起来感觉非常温馨,繁琐的家长里短浸润在家国情怀之中,而这一切美好,来自于“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