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鲜血和生命谱写革命壮歌.jpg

题图为南昌起义军第三师司令部旧址涵碧楼

第三师是南昌起义军撤出南昌后,由第二十军析出两个团新组建的,最终解散并取消番号于潮汕。国内外有关南昌起义的研究资料不少,可完整记述第三师的历史却不多。从尘封散落的档案资料中梳理还原这段光荣而悲壮的历史,再现先辈的奋斗历程,是我们史实档案工作者的荣幸。

八一南昌起义后,当时党的领导机关决定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到有雄厚工农运动基础的广东去,实行土地革命,积蓄力量,争取共产国际支援,再度北伐,推翻蒋、汪反动政权。

1927年8月3日,起义军开始撤离南昌。8月10日,在南下途中的江西抚州,贺龙所辖的二十军组建了第三师。9月23日,古城潮安,骄阳尚似火,一支身穿国民革命军军装,脖子上系着一条红领带的队伍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从城门鱼贯入城。提前得到消息的潮安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组织不少工人、学生、妇女骨干以及商会代表和许多市民,到街上欢迎起义军入城。大街上到处贴着“欢迎南昌起义军”“打倒国民党新军阀”“工农阶级武装起义”等口号标语。

起义军主力进占潮州、汕头,开创了“潮汕七日红”的光辉历史。几天后,叶挺、贺龙率主力部队往揭阳一带抗击来敌,留第三师驻守潮汕,全师实际上仅一千余人,中共党员数量多,政治素质较高,但该师成员大多是刚参军不久的青年学生和工农运动积极分子,军事训练不足,缺乏实战历练。全师一分为二,师部和教导团及第六团的一部共600余人驻防潮州,第六团一部400人开往汕头,担任前委和革命委员会的警卫任务,师长周逸群担任潮汕警备司令。

周逸群,黄埔二期毕业生,192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贺龙的国民革命军二十军政治部主任,与贺龙成莫逆之交。起义前夕,他介绍贺龙与周恩来见面,贺龙最终下决心誓死跟着共产党,带领第二十军全军参加南昌起义,担任起义总指挥,并在起义后入党,这其中周逸群起了重要作用。

9月30日一早,国民党军9000余人大兵圧境,周逸群率第三师600多人打响了悲壮的潮安保卫战。坚守在潮州城北面的竹竿山和飞鹅岭一线阵地的第三师将士,面对强敌,英勇无畏。午后1时多,敌军全数到达,发起全面进攻。面对数量占优势的敌人,起义军顽强阻击,浴血死战。潮安城里的工人纠察队也积极行动,配合起义军守城;妇女、学生协会组织城内的妇女和各中学学生做好后勤供应和救助伤员等工作。

周逸群一面指挥部队和工人纠察队坚守,一面急电汕头总指挥部报告潮州的严峻形势。此时汕头这边也形势危急,敌军利用停泊在海湾的军舰向市区发起炮击,敌海军陆战队千余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强行登岸向市区进犯。在周恩来的亲自指挥下,卫戍部队打退了敌人。

潮安之敌以绝对优势疯狂进攻,起义军渐渐不支,阵地多次被突破和分割,起义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诗篇。激战到下午三四点,起义军不得不陆续撤出阵地转入潮安城内巷战。敌军蜂拥入城,起义军利用街巷盘桓的地形顽强地抵抗。在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城内的巷战竟坚持了约4个小时。近晚,周逸群得到各方传来的消息,各总队的军事主官几乎全部阵亡,火车站失守,从汕头乘坐火车前来的1个连援兵也遭到围攻受挫,城内的起义军多数已经打光了子弹。万般无奈的周逸群决定突围以保存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他派出几名卫兵通知城内的其他部队分头突围,自己带领特务连等,从东门打开一个缺口,冲出重围。

10月1日凌晨2时,第三师一部也护卫指挥机关的全体人员撤出了汕头。团参谋长周邦采率从潮州撤退的几百名将士历经几日艰辛,终于在饶平县上饶镇茂芝圩与朱德率领的起义军会合,汇成一支2500人的队伍,转战湘南,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会师。

“潮汕七日红”这段光辉的历史,在潮汕人民心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而第三师虽然存在仅仅50余天的时间,但不愧为一支敢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永垂史册。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