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后期货币暴跌物价上涨1.jpg

1947年9月丘镇木寄给母亲30万元国币

民国后期货币暴跌物价上涨2.jpg

1948年6月,丘镇木给母亲寄来的侨批款高达1000万元国币

民国后期货币暴跌物价上涨3.jpg

新加坡一篇配图文章生动描述了当时国内货币暴跌的情况

民国后期货币暴跌物价上涨4.jpg

新加坡华侨作深于1947年写给母亲的批信中叮嘱她“存货更宜存币”

民国后期货币暴跌物价上涨5.jpg

新加坡华侨郑续举于1946年在批信中提醒母亲将多余的钱购买豆饼,勿存国币

民国后期货币暴跌物价上涨6.jpg

该侨批反映了1948年国民政府以金圆券取代国币的币制改革情况

从众多侨批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华侨在国外自身生活并不富裕,他们寄回家乡赡养家人的费用,只要没有特殊情况,都是比较固定的,以保证家中的正常生活需求。但在1947年至1949年间,国民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导致物价疯狂上涨,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在这个特殊时期,华侨在侨批中特别关心物价情况,并以自身的阅历和生活经验,引导家人尽量避免货币贬值造成的损失,以保证生活质量。这一特殊时期的侨批,字字关情,体现了华侨对家乡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

币值暴跌,2年时间批银“剧增”50倍

侨批研究学者沈建华整理了马来亚槟城华侨丘镇木在1947年至1948年寄给其母亲的几封侨批发现,在不足二年的时间里,丘镇木寄回家乡的批银一次次“剧增”。民国卅六年(1947年)8月14日丘镇木寄给母亲20万元国币;时隔一个多月,他又于9月18日寄给母亲30万元国币;再过两个月,即11月,他寄给母亲的侨批款已高达100万元国币;而到了第二年民国卅七年(1948年)年6月20日,丘镇木给母亲寄来的侨批款,竟高达1000万元国币。

沈建华说,丘镇木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给家人寄回的批银“增长”了50倍,并不是因为他暴富了,从他的批信中可以看出,他在南洋种植橡胶,艰难度日,根本不是有钱人。之所以出现侨批款的巨额增长,只是币值暴跌的具体反映而已。据历史记载,抗日战争前,民国政府发行国币不足14亿,币值很高;抗战胜利后,开始大量发行国币,1947年增至16万亿,至1948年,国币发行额更是高达60万亿。国币的大量发行,引发了币值暴跌,相同的侨汇,兑换成国币,自然就成了“天文数字”。

物价飞涨,指导家人规避贬值风险

币值暴跌,引发了物价飞涨,经济濒临崩溃的连锁反应。新加坡《南洋中华汇业周年纪念》上有一篇配图文章,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1万元国币在1937年可买一幢洋楼,1938年可买一辆汽车,1945年可买一包米,1946年可买一只鸡,1947年6月可买一条鱼,12月可买两盒火柴,1948年只可买‘?’”国币贬值的速度,让人难以想象。

国币迅速贬值,使老百姓生活越发艰难,也让远在南洋的华侨忧心不已,他们在寄来批银的同时,也再三嘱咐家人要尽快将现金换成生活必需品。

新加坡华侨郑续举于1946年给母亲寄来了800万元国币,并在批信中嘱咐母亲“余者往买两三片豆饼,以备晚冬施田之用,是为至要。现今国币惨跌,闻政府将改用硬币,但不知在于何时之至,即往购实物,勿存国币,或恐成为废纸,此为至要。”他预感到国币将变成废纸,多出来的批银不能留着,让母亲先把冬季用于施肥的豆饼先买起来,足见他对家乡的情况十分了解也非常用心帮忙谋划。

新加坡华侨作深于1947年写给母亲的批信中也写道:“日常必要用之物一切祈要购买足用,因刻时国币日见细个(币值越来越小),存货更宜存币。”叮嘱家人收到批银就赶紧把生活必需品都买起来,不然说不定哪天币值又贬得啥也买不起了。存着实物比存钱有保证,反映了华侨对当时的国币已极度不信任。

时刻关注,币制改革情况牵动游子心

侨胞们之所以能帮助家乡亲人针对货币贬值情况及时作出判断和正确指导,正是因为他们对家乡的关切之心。他们一方面通过家人了解家乡实际情况,一方面时刻关注媒体对国内形势的报道,相对于家乡没有什么文化的亲人,他们凭着自己的见识和生活经验,对国内形势的判断来得更加准确。

一封写于1948年的侨批,写批人就向家人介绍了国民政府颁布全国改革币制的消息,并以极为关切的语气,向家人了解家乡的实际情况。“十余日前,闻内地国币暴跌之影响,百物价格日见飞涨,尤以米价为甚,国内人民生机将何以堪?所幸政府于本月16日(即八月廿日)突然颁布全国改革币制,由23号兑换,每元换国币300万元。至于对外汇率,每元当美国银2.5角,再当港纸四元(即港纸一元当新币2.5角)。闻近日汕头市民对于政府此次突然改革币制极表兴奋,尤以中下阶层市民更为喜悦,惟未知内地情形若何?物价想经逐渐安定否?每斗万世保米须新币若干元否?每元可买几把柴否?请略示知为盼。”

侨批研究学者辛镛介绍说,批信中说到的“全国改革币制”,指的就是1948年8月,当时国民政府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国币。1金圆券兑换300万元国币,在当时对正饱受货币贬值之苦的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则重大喜讯。批信中急切询问了币制改革是否能让家乡的物价逐渐安定,特别是米和柴这些最关乎日常的必需品价格情况。

辛镛说,事实上,金圆券的发行并没有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由于国民政府继续滥发金圆券,造成更为恶性的通货膨胀,大量企业因此破产,百姓生活更加困苦。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新的货币改革才真正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专家点评】

众所周知,侨批是“银信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因此,我们了解侨批,不单着眼于“信”,也要着眼于“银”。饶宗颐先生总纂的《潮州志》就曾指出:“汇兑侨批及银行钱庄之盛衰变迁,又皆与金融有密切之关系。”

一百多年间,侨批上出现的货币,种类繁多,如晚清时期的“英银”、“洋银”、“龙银”,民国时期的“法币”、“中央票”、“金圆券”,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币”、“港纸”、“美金”,等等。可以说,一部侨批货币史,折射出近代中国的金融史。而金融的每一次波动,币制的每一次改革,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牵动着海外游子的心。

可以说,侨批中每一分钱,都渗透着海外华侨的血泪和汗水,蕴含着他们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亲属关爱、负责的精神。所以,当我们翻阅这些关注物价变迁、叙说家长里短的侨批,体会到的是海外同胞们的家国情怀。 (辛镛)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