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湖牌楼 袁笙 摄
葛洲海员俱乐部 陈史 摄
汕头,处处是侨乡,但濠江的葛洲与东湖这两座古村落,却是独具特色的侨乡。
葛洲与东湖只有一山之隔,历史上曾同属潮光乡,现在分别属达濠街道和广澳街道。葛洲户籍人口8300多人,有国外和港澳台乡亲上万人;东湖户籍人口6000人,国外和港澳台乡亲13000多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汕头开埠进程密切关联,这才是这两村的特殊性。
渔民变身海员
据李宏新著的《潮汕华侨史》介绍,早在汕头开埠前,1849年至1859年,半岛东方轮船公司的小轮船曾在香港、汕头、厦门和福州之间试航。1857年一年内出入汕头的外商船只达120艘之多,定期航行在香港与福州之间的英国轮船共有6艘。1864年至1911年,48年共有16个国家(地区)的47439艘外轮进入汕头。至上世纪30年代,外国船只进出汕头港达到鼎盛,连续几年每年进出口船只2000多艘,居国内第三大港地位。(据李宏新《潮汕华侨史》)
频繁进出汕头港的外国船只,需要招聘大量熟悉本土情况的海员。葛洲、东湖都是毗邻汕头港的渔村,渔民中不少就是汕头附近海域的浪里白条,正好符合外国船只的招聘要求。另一方面,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迫于压力,与英、法、美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对华工出洋开放绿灯,让移民合法化。
在这样背景下,好多村民离开渔船,登上外国船只当海员,开启葛洲、东湖海员历史。香港人数最多,各船务公司几乎都有葛洲、东湖口音海员,他们中有船长、轮机长、 驾驶员、轮机员、电机员、水手、机工、厨师、服务生等。有了乡亲当海员,打前站,又带动更多村民当海员或“过番”东南亚和其它国家。当然,葛洲、东湖村民“过番”的首选跳板就是香港。
据东湖人杨育宏写的《东湖履痕》介绍,新中国成立前,香港西区有卓姓乡亲和李姓乡亲开办的会馆“祥记”及“来兴”。一是接待往来的东湖乡亲,二是为他们“觅头路(找工作)”。三是接受往来家乡的侨批、信件。到港后的乡亲大部分通过两个馆的介绍,到外轮打工,故东湖在海外人员中,海员占的比例最大。(据杨育宏《东湖履痕》)
海员晋级老板
葛洲人陈训庭主要运营轮船配餐,在越南、汕头分别经营光大行、光生行。上世纪30年代,他在小公园的怡安街出资建楼,经营“南京旅社”“交菜馆”酒楼等,为海员和旅客服务,同时他还请原来小公园的建筑工人在葛洲村建了村里的第一座中西结合的洋楼,起名为“训庭别筑”。
海员闯荡世界各地,见识广,门路多,有些人下船发展其它行业。东湖的胆弟、顺琴仙、李广合等都是经营码头和运输业发家,并在家乡建豪宅。
村里建俱乐部
随着葛洲、东湖与香港联系的日益密切,上世纪50年代,葛洲、东湖的香港乡亲分别成立同乡联谊组织,后升级为香港葛洲同乡会和香港东湖同乡会。
两村在香港的海员很多,这些船员回家逗留的时间往往较短,有的家中只有老屋,家里也只有老人,不宜住宿。建一座供这些海员回家歇息的住所,成为迫切需求。1959年,东湖成立海员华侨俱乐部,次年,旅外乡亲捐资在村里建起俱乐部会址,作为接待东湖旅外乡亲的固定场所。
改革开放后,葛洲籍香港船员出入频繁,这些乡亲常年在轮船上工作,远航于世界各大港口之间,回乡探亲时间较短。为联系乡谊,给回乡的海员提供休息、住宿的便利。1979年,葛洲专门划出一块地建葛洲海员俱乐部。这两座俱乐部曾经在接待乡亲、敦睦乡谊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随着高速公路、高铁、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快速发展,俱乐部的功能已经远去,只剩下记忆和旧址。
因此可见,葛洲、东湖的侨乡历史与汕头开埠历史紧密相连,发展路径相似。在香港,有葛洲同乡会和东湖同乡会;在村里,也曾有海员华侨俱乐部。村级在香港有同乡会机构,应是凤毛麟角。村级有海员华侨俱乐部这样的接待基地,在全国也属罕见。
特殊侨乡享有特殊荣誉。2011年,葛洲被国务院侨办授予全国侨爱新村称号;2016年,东湖被国务院侨办授予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区称号。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