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着山路行走在红场镇大陂村和大溪坝村一带,在当地有关同志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掩藏在山路旁、丛林里那些在革命时期曾令国民党反动派胆战心惊的石刻革命标语。这些石刻大部分保存较为完整,内容明确,分布在大南山各处,是革命先辈用斧凿刀刻留下的红色历史印记。
★现场探寻 革命标语焕然一新
石狮埔的大石上刻着“潮普惠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万岁!”“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武装拥护苏联”等标语,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是在1930年11月,中共潮普惠县委在大南山大溪坝村的石狮埔召开了潮普惠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潮普惠县苏维埃政府。县委把制作石刻革命标语的宣传任务交给当地石匠翁千,当时在大石上刻下的这几幅标语,大大鼓舞了红军和群众的士气。
记者留意到,这些石刻标语大多内容完整,但有一些却是只刻上了部分字词的“半成品”。潮南区地方党史专家吴伟东介绍,这是因为当时大南山环境恶劣,国民党反动派对翁千等人恨之入骨,时常派出暗探打手伺机谋害,导致翁千镌刻革命标语时危险重重。其中,有一条石刻“完成西南总……”,尚未镌刻完整。全文是要刻成“完成西南总暴动!”,因在刻字过程中遭到敌人袭击,翁千紧急逃跑,逃到溪边无路可走便跳进水中,敌人开枪扫射,水面浮出红红的血水,敌人以为翁千被击中了,即回去报功领赏。而翁千已潜水逃离归队,原来敌人击中的是一条鳗鱼。另有一次,翁千在镌刻革命标语“苏维埃欢迎白军士兵拖枪到红军来”,标语分成两行,从上而下镌刻。当刻好6个字时,伪装成农民的敌人突然近身猛扑……如今,那块大石上还留下“苏维埃(在右边)”“兵拖枪(在左边)”的字样。
岁月流逝,惟石能言。这些石刻革命标语蕴藏着一段段可歌可泣、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往事,充分体现了土地革命时期工农革命军的赤胆忠心和坚定信念。统计显示,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在红场镇境内共有24石37条。2016年,经修缮、手工清洗和重新上漆,大部分石刻革命标语焕然一新,保存较为完整。
据党史部门收集、整理到的有关情况,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岁月中,印刷、手写的各种标语口号千千万,但石刻的革命标语像大南山这样数量多、范围广,实属罕见。为更好地保护革命遗迹,1979年,大南山革命石刻标语、红宫红场被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大南山革命石刻标语、红宫红场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理石保护标志。1990年,潮阳县人民政府在红场广场树碑记载大南山革命史略,并将大理石保护标志镶嵌其中。
★红色足迹 “石司令”镌刻标语点燃革命火种
翁千,1879年出生于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后坪村的一户贫苦农家,从小跟着父亲学打石,长大后以打石谋生,是大南山一带有名的石匠。长期的艰苦生活使翁千具有强烈要求自由民主和反抗强暴的革命精神,正义凛然。
1930年底,中共潮普惠县委和苏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和苏区政权。为纪念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革命石匠翁千在红场大溪坝村石狮埔的大石上刻下“潮普惠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万岁!”“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武装拥护苏联”等大标语。此后,翁千接受了潮普惠县委交给的镌刻革命标语的任务,大南山人民以歌谣赞道:“翁千高升石司令,刻苦耐劳心眼明。千山万石任调遣,点石成兵闹革命。”从此,翁千成为革命的号兵,用他的铁锤、铁笔宣传革命。从1930年夏至1931年冬,他先后和助手们在纵横几十公里的大南山主要路边35处大石上刻下了57条大标语,共461个字。其中属潮南山域红场镇内的有24石37条,共306个字;普宁山域的有7石10条,共81个字;惠来山域的有4石10条,共74个字。
1935年以后,大南山革命根据地丧失,但群众的革命火种已经点燃。此后,国民党反动派千方百计企图破坏这些石刻革命标语,人民群众则竭力进行保护。他们有的在石刻标语上涂泥土,有的在旁边种上藤蔓杂草将其掩盖,有的则全村群众一齐出动,挑土担石掩埋标语。红场阅兵台前面刻有“巩固苏维埃政权”标语,起初群众用泥土把它盖住,不久因暴雨冲刷泥土,标语又暴露出来。1935年底,国民党林溪乡乡长企图劈石为砖,群众极力反对,保护石刻。不久,国民党政府派兵准备炸掉石刻,红场周围12个村的男女老少纷纷出动,反动乡长慑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只好让石刻革命标语保留下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