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郭氏家族烟业的兴衰 最新 图1张

  烟叶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清朝,已有不少潮汕乡村生产销售烟丝。据光绪《潮阳县志》载:“烟潮音芬,高数尺,棉产为上,梢叶承露,制烟极佳,干及低叶用插稻根,可杀害苗诸虫。”
  当年在潮阳众多烟行中,无论从知名度还是生产规模,郭绵泰烟行都是稳居榜首。郭绵泰烟行源于郭氏二十六世祖广南公所创办的绵泰延烟栈,后绵泰延烟栈拆分为郭绵泰烟行和郭绵延烟行,由二十七世祖二房运初公掌管郭绵泰烟行,四房迎东公掌管郭绵延烟行(不久关闭)。运初公之子应瑞公继承经营郭绵泰烟行,精制潮烟,更是远销沪宁等地,规模较大,获利甚丰,成为潮阳烟业之首。二十九世祖觐卿公承父业,捐官至四品,继续主管郭绵泰烟行,并先后开创同记杉行、五福报关行等,随后又创建郭院泰烟行。民国初期,觐卿公又开设商号银票(称“同记票”),这种“同记票”在棉城享有很高的信誉。潮汕“七日红”期间,觐卿公还向红军捐赠1000大洋,当年红军出具的收据一直保留至“文革”后,后因搬家,收据不知去向。为拓展沪宁市场,郭绵泰烟行的“金猊”牌烟丝和郭院泰烟行的“蝙蝠”牌烟丝,在上海全都由美昌行代理,在宁波等地均设有分商号。笔者的曾祖父明正公承父业掌管郭院泰烟行,其胞兄明藻公掌管郭绵泰烟行。随后,明藻公往香港开创同院泰南北行,郭绵泰、郭院泰烟行全部由曾祖父明正公负责。
  郭绵泰精制的黄烟在沪宁市场享有盛名,其注册的“金猊”牌烟丝广受欢迎,清末民初,上海市面上曾出现一些假冒郭绵泰“金猊”牌烟丝,或是用郭绵泰的包装包裹低档烟丝,以次充好出售,严重影响“金猊”牌烟丝声誉。因此,郭绵泰烟行特意在每包烟丝内放置打假声明,既维护自身品牌形象,也防止消费者上当受骗。当年郭绵泰烟行的注册商标和打假声明至今仍被一些喜爱烟标的人士收藏,并在收藏网上拍卖。
  谈起郭氏烟行对潮阳烟业的影响,就不得不提及郭绵泰烟行创立的“烟农种植预支制度”。郭绵泰烟行精制的潮烟丝都是棉城周边的烟农种植的,为了保证烟草的来源和品质,郭氏烟行采用每年年初烟农先到烟行帐房领取预支款进行烟草种植,等到烟草收成验收合格后,再卖给烟行,最后结算抵扣预支款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很受烟农欢迎,烟农也很乐意把烟草卖给烟行。另外,为防止潮阳各烟行在沪宁市场出现恶性竞争,作为潮阳烟业之首的郭绵泰烟行牵头成立潮阳烟业公会,召集了龙虎、郑生利、郭院泰等7家烟行入会,提出实行“销售配额”制度,经过多方协商,最终按照各家烟行的规模和实力,确定各家烟行在沪宁市场所占的销售比例。
  抗战爆发后,南北交通中断,生产的烟丝无法销往沪宁市场。随之,潮汕沦陷,潮阳烟丝生产更是遭受严重打击,烟丝销量下降,生意大受影响。日军占领潮阳后,家族的觐天楼和新觐天楼两栋洋楼被日军强占,晒烟场等烟行产业也被日军征用,随后又因家丁带枪护院而被伪县政府侦缉队勒索,为躲避战乱,家族成员不得不分散逃亡国外。日军占领香港期间,郭氏烟行在香港的“同院泰”南北行所拥有的两艘货船,一艘货船被日军强征,另一艘则遭遇台风沉没。至此,百年辉煌的潮阳郭氏家族烟业彻底宣告破产。

你是本文的第853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6、10
作 者: 郭松芃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