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楼建筑中西合璧——“砂尾洋楼”仿孙中山故居而建 最新 图1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汕头市金砂乡明禋堂李氏举族参加了一场隆重的“丁酒”仪式:“砂尾洋楼”业主、新加坡华侨李鸿平的长孙李柏钦出世。上一年,这座洋楼刚刚在金砂乡边缘地带落成,入厝兼出丁,大喜。
  砂尾洋楼在今明烟路6号,是一处私家园庐,由主楼、附楼、花园组成。其中主楼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双层、四厅、十二个房间;附楼占地面积80平方米,原作厨房与餐厅使用;花园占地面积100平方米,自带水井、石舂,流动中式韵味。
  主楼洋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采用新加坡进口建材建造,钢筋、玻璃铭有清晰的外文番号。设计亦采用新加坡图纸,新古典主义风格,三段式立面结构划分,上下三跨外连廊,柱式、山花简洁典雅,仿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中山故居”而简化。天台有西式蓄水池,当年配置全金砂乡唯一的水泵、水龙头。
  粤东侨乡的洋楼建筑,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渗入家居细部。砂尾洋楼入门居中便是祖公厅,后厅通天井,是岭南建筑的采光通风系统。室内为清简苹果绿色调,仿英式房门高大方正,窗户亦为英式双层百叶栏杆玻璃窗。原设全套酸枝木中式家具,现存炕床一张。
  1933年,站在砂尾洋楼的百叶窗前,对面是农田与池塘,远处是炊烟袅袅的潮汕农舍,这座仿造孙中山故居的洋楼,是这幅郊区田园图中独一无二的景致,在千里之外的金砂乡,刻画了南洋群岛上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在华侨中产生的深远影响。
  “码头养活金砂乡”
  金砂乡古为浅海滩,由韩江泥沙冲击而成,与浮陇、东墩连成一条沙陇,因其处于沙陇之末,俗称“沙尾”。嘉靖年间,福建住民迁于此地创祖,初有魏、黄、胡、李、林、章、卢、陈诸姓聚居,以李氏繁衍最快,人丁蕃盛奠定了“沙尾李”的地位。
  1860年,汕头开埠,港口来往货轮日多,原先在那一带劳作的金砂乡青壮年男子逐渐转为码头工人。那时,在招商局、太古、怡和等船务公司“作火船”的几乎清一色姓李。抗战前夕,汕头港上作火船的金砂青壮年超过千人,有“码头养活金砂乡”的说法。
  海外潮人奋斗史缩影
  20世纪初,李氏兄弟跟随舅舅辛国峪过番新加坡。李合平是李鸿平的三弟,过番时年19岁。他先在舅舅创立的转口贸易商行工作,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被提拔为经理。1923年,李合平自谋创业,与宗亲合作经营布业商号“同福”。不久,又独资创立土产“合源”号,开采太平洋与大西洋上等贝螺,销往日本与欧洲,每年销售额高达几十万元。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李合平又创立了经营胡椒、椰干、硕莪粉的土产商号“兆顺”,与经营瓷器生意的“开顺”,跻身新马七大商头之一。凭借过人的眼光与胆识抓住机遇、成就宏图,李合平的故事,是一部海外潮人奋斗史的缩影。
  离乡背井去,功成名就归。返乡起厝是漂洋过海的奋斗目标,更是牵连故土的一往情深。李氏三兄弟没有分家,在母亲“致富不忘乡土根本”的叮嘱中,李鸿平携李禧平、李合平兄弟,在金砂乡规划建起三栋洋楼。1933年,李鸿平的砂尾洋楼率先落成,它是光宗耀祖、入厝出丁的故事高潮,亦是李鸿平的二儿媳张文兰、“洋楼姆”传奇的开篇。
  ■链接
  人瑞侨属“洋楼姆”
  “洋楼姆”,是金砂乡人对居守砂尾洋楼七十年的张文兰老人的称呼。
  1948年秋,张文兰带着婆婆与5个年幼的孩子,从新加坡坐船七天七夜,终于踏上了暌违11年的金砂乡土地。新加坡沦陷期间,她的家翁李鸿平与丈夫李文鍼先后过世,遗下孤儿寡母,在族人的劝说下,她携老扶幼回归,住进家翁名下的砂尾洋楼。
  在接下来漫长的岁月里,张文兰顶住压力,变卖家产,替人洗衣、贩卖蔬菜,从昔日少奶奶转身最地道的劳动人民,撑起一个不算小的家庭,并供养了几个较小的孩子们完成大学学业。
  张文兰与李文鍼的后代,今已繁衍70多人,足迹遍布五洲四海,不乏突出成就者,这与张文兰在困难的年代坚持让孩子上学的明智选择不无关系。而她108岁的一生、七十年守住的这幢厝,早已与一个潮汕姿娘坚韧、乐观、勤劳、奉献的精神融为一体。
  李柏钦的次子李琦,守护祖母张文兰老人走完108岁生命旅程,祖母曾教给他“爱”与“责任”始终铭记在心。接下来,他计划将其恢复原貌,活化为有意义的展馆,重焕这张金砂乡的历史记忆名片。

你是本文的第63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7、11
作 者: 陈斯楷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