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笔者父亲曾谈起棉安街尾段原被老“德记前”人称为“怡和栈内”,以为仅是口口相传之事,并无实物留存,但近日发现在棉安街尾、万安街尾各存有一座地界石碑,上写“怡和洋行地界”,笔者也对两座石碑与“怡和栈内”的历史进行进一步考究。 留存石碑特点与怡和洋行地界碑现状 汕头埠内现存石碑大部分仍是围绕土地权属问题进行声明,表明土地或者墙壁系一户或多户之管业,即便是樟隆后街的潮梅财政处布告碑,也是对土地权属管理提出规定之用。除了潮梅财政处布告碑外,大部分汕头埠石碑都是随建筑物墙壁镶嵌其中,这表明了这些石碑是修建这一栋建筑物的时候已经修筑其中,则土地或墙壁的权属问题已经是在开始修建此建筑物之前已经厘清,以石碑形式进行标记。此外,这些石碑大部分采用阴刻方式进行雕刻,其主要的目的或许是为了节省成本,而且阳刻耗费时间相对较长,也表明了大部分界碑都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向石匠定做,然后便运用到建筑中。 怡和洋行地界碑,在万安街、棉安街与商平路交界区域附近街内各发现一座,目前可见两座,碑最上端从左到右刻英文“J.M.CO.”,在英文之下竖排刻有“怡和洋行地界”,系阴刻,靠墙镶嵌于地面上。怡和洋行地界碑所出现的区域,为原汕头居民所称的“怡和栈内”区域,即原怡和洋行栈房所在地,从目前这两座碑所镶嵌墙壁的房屋结构看,仍然保留了栈房的外观,系仓储作用。 清代曾任厦门帝国领事馆书记生一职的日本人山吉盛义在1902年所绘制的《汕头市街之图》,已经可以看到这座码头已经修建完成,并搭设了栈桥。通过怡和洋行两座界碑,可以明确怡和洋行曾经的一部分地界范围,进而考证怡和码头旧址,并且对清末民初的汕头洋行码头构成有更加直接的实物支持。 地界碑见证德安街口怡和码头演变 怡和洋行这两座界碑之间,刚好连成一线,即棉安街、德安街、德安后街、万安街四条街一部分,此界线与商平路成平行状。在山吉盛义所绘汕头地图中可以看出,在界碑所出现的区域之间,即德兴街(今德安后街)与万安街之间,原有一座怡和码头,在至安街(今至平路)与怡安街之间,则标记了“怡和”二字,表明清末时期,在发现怡和洋行地界碑附近,怡和洋行拥有一定的地产,光绪年间在德安街尾片区也有一座怡和码头。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怡和洋行在这个怡和码头处也修筑了一处栈桥。 而从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的内田五郎在1927年所绘制的《汕头市街略图》中可以看到,在德记洋行之前,有一片区域被标记为“新埋立地”,这篇区域大致是今海平路、西堤路一带,同样在万安街之左侧标记了一座码头,并且标记“怡和”二字。而在同一幅图中,怡和洋行标记在至安街尾,在怡和洋行前也同样有一座码头,标记“怡和”二字,在育善街与太古洋行之间,也有一座标记为怡和的码头。可见,怡和洋行直至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仍然在德安街片区拥有这一座怡和码头。 而在张汉光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绘制出版的《最新汕头地图》中,可以看到在德安街、万安街等片区的海边,已经没有任何码头,而怡和码头则仅保留了一处,位于新修建形成的至平马路边尾,实际上也就是原来怡和洋行前的怡和码头。 由此可见,怡和洋行两座界碑所在的位置,是怡和洋行原来两座栈房。而棉安街的怡和栈与万安街的怡和栈之间,刚好是德安街、德安后街与商平路交界之处,这个区域,结合上述地图资料中对怡和码头的标记可以看出,曾经是怡和洋行在汕头第一座怡和码头所在地。而德安街尾片区的怡和洋行码头,应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期间,随着新填地逐渐修建成路和形成新建筑物,进而逐渐消失。 怡和洋行地界碑明确产权地界 怡和码头在德安街尾的事实,同样也在饶宗颐总纂的《潮州志》里面有所体现。在《潮州志·交通志·水运》中,轮船码头记录了怡和洋行码头一座,即“在德安街口怡和洋行前(已废)”这一点指出了两点,第一,德安街口曾经有一座可以容轮船装卸的码头;第二,这个码头正是在怡和洋行前。 怡和洋行的两座地界碑,界定了怡和洋行栈房与码头的地界,两座界碑分别镶嵌在棉安街怡和栈和万安街怡和栈墙壁上,恰好对向,这正是怡和洋行划定自身界限的一种方式。棉安街与万安街中间的德安街尾,也正是当年清代怡和洋行的码头区。栈房在码头两侧,这种设置也是便于码头装卸货物,汕头码头的栈桥是架设在海面上,远远比栈房更深入海内,这也是为了货物轮船在装卸货物时,可以停靠在栈桥边,由码头工人操作一些简易器械装卸货物。如果栈房与码头完全处在一个平面上,则在操作时更为不便。 怡和栈:从洋行仓库转为贫民住所 在民国萧冠英所著作的《六十年来岭东纪略》里,曾经对汕头埠有影响力的外国洋行协会等关键人物住所进行摸查,其中怡和洋行的关键人物有两人,一个称为“怡和头家”即怡和洋行老板,名叫异士佛,居住在海墘马路街1号,另一个称为“怡和管栈”,名叫喃巫,居住在署前左街19号。海墘马路街,即今海墘内街,在萧冠英记述里,德记洋行和怡和洋行等要人,都曾经居住在这条街上,而且还都是相邻的门牌号。这段记载对怡和洋行栈房与地界又再次做出界定。其一,怡和洋行的栈房是怡和洋行里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管理栈房的总管才名列西洋要人的名单之列;其二,怡和洋行和德记洋行等英国洋行老板,在海墘内街居住,实际上也是因为离码头和货栈更近,便于处理业务;其三,德安街口的怡和码头,必然是在海墘内街之外新填海区域,也即是现在的海平路及西堤路这一片区。 从《潮州志》记载可以看出,在民国晚期怡和洋行堆栈有五十三处,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迭,怡和洋行逐渐售出栈房等产业。棉安街怡和洋行栈房在1951年时也转手卖给潮汕农民报社,如太古洋行、元兴洋行等曾经坐拥近百座栈房的大洋行,也很多在时代更迭中消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怡和栈内曾一度与西堤德记前片区均为贫苦人群居住的地方,众人在怡和栈内搭起枋厝、篷厝,从事小商贩以及码头工人等职业。因为建筑材质都是易燃物,所以怡和栈内也与德记前、下涂坪等地方一样,常出现火灾,也被人称为“火烧地”。随着怡和栈内居民搬迁和老市区改造,当初在怡和栈内的枋厝、篷厝都已经拆去,露出了百年怡和洋行的地界碑。沧海桑田,概莫如是。
|
你是本文的第54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12、27 作 者: 许壁锋 文/图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