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惠来县背山面海,海岸线长109.5公里。沿海有靖海港、神泉港。沿线有金刚髻山、关门山等多处制高点可俯瞰海面,监视辽阔海域。惠来县大南山主脉横亘县北,从西到东直抵南海,境外环辽阔海域,水陆进出自由,历来是军事海防要地。 惠来海防遗址众多。唐宋时期,靖海已有渔民居住,元朝顺帝年间,潮阳大坭都后表楼十八乡村民,因受海寇侵扰迁移到此。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朝廷逐步总结了军队建设和管理经验,凡军事上重要的地方都设置卫所。广东都司在此设置千户守御所,隶属于潮州卫,设千户总兵,平息寇患,建置炮台,安静海域,定名“靖海千户守御所”,简称“靖海所”。 明、清时期惠来沿海设置炮台、烟墩(烽火台),以拒倭寇、海贼。清雍正九年《惠来县志》记载“惠处东南,为边海要地,其势与西北同犄角焉。有靖海、石碑、赤澳、溪东、澳角、神泉六炮台”。 炮台是指架设火炮的台基,是随着火炮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战时工事。一般设在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塞,具有两门以上的火炮,是旧时在江海口岸和要塞构筑的永备炮阵地。主要装备大口径、远射程的火炮。惠来靖海炮台始建于清代初期,为石砖砌筑,建筑面积638平方米,距离资深炮台10里。该炮台与资深炮台相呼应,称为“靖海南北炮台”。 溪东炮台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四周贝灰夯筑,台后椭圆形,用花岗岩石垒砌。有炮堞、枪眼各10个,台东北角开一门朝东。原设炮八门,营房十二间。台耸立峰顶,雄镇海岸,为进入港仔及神泉港之要防。澳角炮台是清代康熙五十六年(1717)为防倭寇而建,属南澳镇海门营。东至溪东炮台5里,西至神泉炮台5里。 据清雍正九年《惠来县志》记载:“康熙廿一年壬戍冬十月,改建墩台五处。一筑神泉溪东、一筑靖海所西、一筑湖口港、一筑石碑澳、一筑田心寨”。清代康熙年间惠来沿海设置烟墩数处,许多海防遗址至今尚存。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溪东烽火台,筑于烟墩山的最高点,石块砌筑,略呈椭圆形,长6.3米,中轴宽4米。神泉古庙烟墩遗址,于唐代时期倡建,是一高土石墩,唐代以来是闽、粵、浙商船过往的纪念性航标标志,也是船商、民众朝拜、豋高望远的场所。该址历史悠久,见证神泉港的变迁和发展。 靖海烽火台与接近的靖海炮台、靖海古城墙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古代沿海军事防御系统。或因倭寇入侵,烧杀掠夺,村民为通知邻村救援而构筑。现存呈方锥体独立高台,底坐正方,边长6米,为石块掺灰沙垒筑,形制虽较规整,但陈旧剥蚀严重。烽火台是古代军情报警的基本设施。 前詹烽火台,于明末开始使用。烽火台处于烟墩山最高点,为几块天然巨石垒叠而成,最上面的巨石平坦,面积约20平方米,巨石堆下是营房,营房为山洞,至今洞口犹存。 惠来丰富的海防遗址,先后经历了抗击倭寇抗日等战争,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
你是本文的第45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4、23 作 者: 唐兹成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