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著名戏曲活动家、剧作家、诗人田汉在《吊崖山古战场》一诗中云:“宋末三忠异代尊,丰碑十丈耸崖门。将军屡败犹能战,丞相临危不幸存。铁戟有时埋岸草,血波千古拍渔村。摩挲碑碣斜阳里,应将精神教后昆。”诗中盛赞“宋末三忠”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为匡扶宋室、勤王报国、英勇抗元、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气节。 “宋末三杰”之一陆秀夫,(1236——1279年)字君实,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人。宋景定初年进士,历官礼部侍郎、宋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使事等职。德祐二年(1276)元兵攻陷宋都临安,德祐皇帝赵显、谢太后和皇室数千人被掳蒙古上都。杨淑妃率领益王赵罡、卫王赵昺及满朝文武大臣南逃福州。由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拥立赵罡为帝,改元景炎元年。 不久,陆秀夫与陈宜中政议不合,宜中使嗾言,官劾罢之,陆秀夫被贬谪潮州海阳辟望港口(今澄海凤翔港口),距澄海县城南百步外,地名陆厝围。陆秀夫捧母携妻儿谪居于此。 康熙《澄海县志》记载,明海阳李思悦(官南京户部郎中)在《辟望蔡氏合传》一文中记述:陆秀夫被贬辟望港口之后,宋潮州知州蔡规甫(号盘溪)致仕后定居辟望(今澄城),为秀夫腾屋辟田安置之。两人并结为知已。“共起居,披肝胆,林泉之下,皇皇国事,朝夕言论不倦,每为朝廷兹该忠诚之为”。两人常在一起品茗论道,并协助秀夫在港口开设“学士馆”。规甫遣其子济(蔡丰湖)从之讲学有年,组织民众学文授武。使当地人民“明节义、报国家”。培养起一支抗元扶宋的精干队伍,随时准备抗击元兵的铁骑。队伍中骨干有陆九郎、蔡丰湖、陈双桂等人。 秀夫与规甫一同勘察澄海山川形势,足迹遍布凤岭、南峙山、龟山和莱芜、塔岗、凤屿、南澳山诸岛,并在各地布防抗元,旨在重振宋室江山。陆秀夫在凤岭和南峙山勒铭“凤鸣岐岗”和“探骊”等摩崖石刻。蔡规甫也在南峙山麓题下“水面文章”四字,今以上摩崖碑刻犹存。 据传陆秀夫曾登上双凤山(港口伯公山)口占言志诗一首:“平生素抱忠贞志,清似梅花压岭头。只手孤身扶危宋,鞠躬尽瘁死方休。”(据《澄城文艺》第54期)。诗中表达他忠心扶宋、义无反顾、鞠躬尽瘁的伟大抱负。 景炎元年(1276)11月南宋小朝廷自泉州移跸潮州驻南澳云澳镇澳前太子楼。12月宋室君臣又从南澳海上西航,走惠州陆丰甲子门。景炎二年(1277)陆秀夫奉旨宣召回朝。秀夫携妾倪氏及幼子,带家僮苏儿、端儿应召,妻赵氏及二子仍留于潮州辟望。临别饯行于小莱芜岛(今塔岗山),后来该岛被称为“留子岛”。(该岛位于澄城东南海滨10公里,坝头镇境内)。 随陆公勤王的有驸马都尉蔡丰湖和府尉陈双桂,随行还有畲族领袖陈吊眼和许夫人等,又在潮州招募义勇数百人随行。陆秀夫护帝粤海,继续坚持抗元。汕头大学教授隗芾作诗曰:“北有赵家堡,南有陆厝围”。闽粤沿海地区作为南宋小朝廷抗元基地。 翌年二月,南宋君臣转战广东沿海至井澳,帝罡遇飓风溺水成疾,三月徙碙州(今虎门海中)帝罡病殂。这时满朝文武如群龙失首,陆秀夫挺身而出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有一旅成中兴者,今百官皆俱,士卒数万,天若末欲灭宋,此岂不可为国耶?”遂立卫王赵昺即位,年号祥兴,改碙州为“祥龙府”。封陆秀夫为左丞相,枢密院事,在朝辅政。张世杰为太傅,文天祥为右丞相,在外发展义军和收复失地。 至元十六年2月(1279)元朝统一北方后,委任张弘范为兵马大元帅,率兵20万,大举南侵,元兵攻占广州后,乘胜南下,崖山一战,宋军大败。此时元兵又猛攻帝舟,陆秀夫见大势已去,登上帝舟,仗剑驱妻儿下海,然后背负幼帝,腰系金印,投海殉难。终年44岁,死后谥为忠贞。陆秀夫留下了千秋“孤忠大节”的美名! 明万历年间盐城知县杨瑞云(广东南海人)作《吊陆丞相》五言诗一首:“万古君臣义,从容一抱中,崖山挺高节,淮海仰遗风。”对陆秀夫高度的赞扬。 陆秀夫自景炎元年5月被贬潮州辟望,至景炎二年10月奉召回朝,谪居澄海共一年六个月。据《末宋断简》记载:陆秀夫谪澄之后,他目睹潮汕秀丽风光和人民的热情,萌发了在这个山清水秀的海滨澄海作为家邦之意,写下了一首诗叙述了这段经历:“黜职携眷度远山,飘零辟望驻定安(澄城港口古称定安社)。碧山秀水缘夙愿,桑麻鸡犬作家邦”。 民国《潮州府志略》载,陆秀夫谪潮期间,杨太后(即杨淑妃)、陆母、子九郞卒于潮之南澳。“宋杨太后墓在南澳坟头冈,陆秀夫母墓、子陆九郞墓同在南澳青径口。”陆秀夫陵墓在南澳青澳湾畔青径口(今环岛公路月亮湾大酒店北行百余米)。陵墓始建于元代初年,明万历十二年(1584)潮州知府郭子章重建。 1997年春,潮汕陆氏宗亲会新修建陆秀夫陵园,由吴南生题写园名“宋丞相陆秀夫陵园”,两侧对联:“西去崖门敢从烟海扶危宋;东归径口长向云天抒壮怀。”据载,“崖山之变,丞相负主沉海七日,尸浮,家僮端儿、正儿贮丞相尸归葬南澳山。”(乾隆《潮州府志》)。据说陆秀夫墓修在陆母墓旁,称魂依墓,一说为衣冠冡。 嘉庆《澄海县志》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王岱之侄王楚书(湖南湘潭县监生)来澄实地勘察了陆秀夫谪居地后,撰写下《澄海陆丞相祠祀议》一文,倡议澄海为陆秀夫建立祠宇,以兹纪念:“宋陆丞相秀夫负帝昺沉于崖山之滨,葬于潮之南澳北青径口,……然丞相当年所居之地未立祠,则不能无遗议也。”王楚书在这篇议文中,说他每阅《宋史》,看到丞相谪居潮州辟望这件事,心里就记住他,这次来澄海省亲,要去祭奠丞相,但找不到他的祠庙,不禁感概留连。楚书提议:“阖邑大夫,诚能共勷盛举,建祠以慰忠贞于既渺,兴名节于方来,使生于斯者有所楷模,游于斯者有所效法,此亦鼓舞风化之一大机也。”澄海为陆丞相建立祠宇,弘扬先贤的崇高品德,有益于教育后人。 康熙二十五年(1686)春,知县王岱重修景韩祠时,在韩祠(景韩书院)前增设陆公祠,宋丞相陆忠贞公(秀夫)与韩文公同祀,缅怀韩、陆二公莅潮教化之功也。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县王振统又移建陆公祠于韩祠左边。清澄海贡生姚振先在《重修澄海韩陆二公祠并书院记》碑记中盛赞二公:“瘴雨蛮烟,偶然过化,岂知百世下,唐宫荆棘,宋室黍离。而岑表一方,山川名韩,田厝名陆,学士侍郎,名馆名屿,流连永慕,奉俎豆于无穷乃若是耶?” 明万历尚宝司少卿谪澄海典史,湖北麻城人周宏禴在七律《雨中谒陆丞相祠》诗中曰:“六桥烟柳鹧鸪飞,义士何人赋采薇。身死崖山勤少帝,魂归南澳恋慈闱。孤帆带雨潮声急,双石摩空树影微。断碣颓垣荒草合,楚臣飘泊泪沾衣。” 1963年澄海县人委会将“陆秀夫宅第”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陆秀夫故居遗址陆厝围近年已建设成为一片居民住宅区。住宅区中央辟了一条“秀夫路”,中心绿岛于2001年辛巳之秋。建立了一座“秀夫纪念亭”,书法家张乐恭题写匾名。亭柱联曰:“岐岗疾呼,凤鸣龟动为大宋;辟望流寓,传武晓民志江山”。该联由蔡英豪、王永豪合撰。陈贯英书。 “胡元闰运兴亡里,丞相高名宇宙中。”(王天性诗)今天,澄海在陆厝围建立“秀夫亭”,缅怀陆秀夫丞相孤忠大节、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以策后昆。该亭为游人提供一处凭吊先贤遗迹和观光游览胜地!
|
你是本文的第614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6、5、31 作 者: 王锦书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