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桥与华坞 最新 图1张

    “潮桥”之名出自潮州,“华坞”属地就在汕头,乍看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实质上都与盐有关,而且还都有一段“古”。
    于国于民,盐均为极其重要的物品,甚至可以说是有关国计民生。在中国最先发现的是海盐,五帝时代发现池盐,战国末期发现井盐……在整个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国的制盐业在当时的世界上令人刮目相看,一项项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写进华夏文化的史册。而就在我们广东,据《广东省志·盐业志》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广东沿海已有“煮海为盐”的传说。在汉代,岭南地区已有海盐生产。及至唐代,《新唐书·地理志》称:“天下有盐之县一百五”,“广州新会有盐,潮州海阳有盐,琼州琼山有盐,振州宁远有盐。”这里提及的潮州,在五六千年前是一个大海湾。在韩江、黄冈河、榕江、练江等河流与海浪的共同作用下汇聚泥沙,逐渐填积成今天的潮汕平原,并且不断向海区伸展。今天下游的许多地区在唐代尚未形成陆地,已成为陆地的许多地区地势较低,因而易遭咸潮侵袭,遂为沮洳之地(即沼泽斥卤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潮盐生产历史悠久的原因之一。
    潮盐无论是在广东的盐政中,还是在潮州的经济结构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先人留下的历史资料中,我选取了“潮桥”与“华坞”两处地名,借“古”说“盐”。
    潮桥曾是广东两大盐业集散地之一
    潮桥是潮州广济桥的俗称。在明清时期,广东省有两大运盐中心,一为省城东汇关(又称省河),一为潮州广济桥(又称潮桥),负责所有盐的配发。
    潮州的盐业资源十分丰富,盐业生产起源甚早,在唐代就成为著名的产盐地,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四《岭南道一·潮州》记海阳县近海地区:“百姓煮海水为盐,远近取给。”宋代,潮盐产区逐步形成小江、招收、隆井三个盐场。生产已具有相当规模,由于宋朝官府收入的1/3来自于盐利与盐税,因此非常重视盐业生产,专门设立盐场组织生产。《三阳图志》说:宋代潮州“设盐场凡三所,元因之。散工本以助亭户,立管勾职以督课程。盐之为利,既可以给民食,又可以供国用矣”。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三场年产盐66600担,行销潮州、梅州、循州、汀州等地。宋代诗人王安石在《潮阳道中》一诗中是这样描绘的:“火轮升日路初分,雷鼓翻潮脚底闻。万灶晨烟熬白雪,一川秋穗割黄云。”元朝潮属各盐场改革生产工艺,盐民产盐由凿井煮盐改为铺筑盐埕盐田,直接引海水上田,让卤水接受阳光曝晒结晶成盐,这样既降低制盐成本,又大大提高产量与质量,场区随之扩大。沿海地区人民普遍围沙坦成盐田,“濒海居民筑沙坦成盐田,四周以沟引潮于内”,“晒之凝而为盐,色白如雪。夏秋,日长而烈,每日成盐三石许;冬春,日短而微,每日成盐石许”。特别是随着潮州沿海地区人口膨胀,田地收入不足以供民食,于是人们更普遍地向海要“田”,以晒盐为生。
    明洪武年间,原盐年产量上升至104200担,至天顺年间,潮盐集散地移到潮州广济桥东边,形成原盐产销、税收、稽查中心——潮桥场。据载,明代的潮盐行销有所谓“南盐”和“汀盐”之别,即有两条运销渠道,一路是商人从潮阳等地购盐后,运至南雄,越过大庾岭,“从西关而下,直抵三始滩”,即所谓南盐;一路是商人在饶平、澄海等地买盐后,溯韩江,至大埔三河镇,再溯汀江,“逾岭过赣州、袁、临等府,瑞金、会昌、石城等七县,从东关而下”。而潮州至汀州成为潮盐运输的重要通道,“自汀至潮,凡五百滩。至鱼矶逾岭,乃运潮盐往来路”。两路均在潮州广济桥下的税厂纳税,广济桥下成为“四方盐商辐辏之所”。当年的广济桥税厂税收高踞广东省之冠,“粤税之大者无过此桥”。……潮桥为粤东路总汇,有7大盐产量均在百万担以上的大盐场,所产供给粤东29州县。
    华坞是西界小江盐场三大盐田之一
    华坞,是汕头一处老地名。今华坞的地域,东临汕樟路,西至大华路,南为华坞路,北至金砂西路。但这只是大概,因为华坞路在横穿大华路之后,还有一段路继续向西延伸,一直到公园头为止。
    华坞古称“鲎坞”。相传这里原是韩江出海口的船坞,就因为鲎鱼遍布海边,故当地人称之“鲎坞”。至于“华坞”的叫法从何而来?有几种说法。较多的说法是因为清代这里成为一片盐田,由于盐田晒盐时白色的盐犹如雪花,而“花”与“华”谐音,所以便改称为“华坞”。但现在许多原住民仍习惯叫“鲎坞”,只是在书写上才用“华坞”。
    的确,华坞昔日是小江盐场的一处晒盐场。古代小江盐场场区在现在的饶平县海山、东界和南澳县的隆澳及汕头市区、岐山、玉井一带。明嘉靖年间分为饶平东界小江场和澄海西界小江场。据史书记载,澄海西界“小江盐场位于澄海县蓬洲都岐山乡,距澄海县25里,距潮州府城70里,东接澄海县界,西接大海,南至新港通海,北接澄海县蓬洲所”,西界小江场场区分布于华坞、岐山、玉井三栅。明嘉靖年间共有盐田639漏。清康熙元年(1662),清政府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康熙三年(1664),西界小江场区迁拆,盐田荒废。康熙八年(1669)解除海禁,移民回迁,盐田复晒。至清乾隆中期减为盐田513漏,漏池1195亩,灶丁547人,灶田8148亩,年额收原盐34000包。嘉庆年间该场盐田退化,额收减为24000包。今老市区民权路瑞平市场至华坞一带成为盐田,来自福建莆田的百姓就在这个地方做盐工,专以晒盐营生。位于今华坞村大路的林氏宗祠和华坞村尾的天后宫,就是当年莆田林姓盐工发起建造的。现在的瑞平市场,当时濒临海边,是盐埕(田)的始端,故得名为“盐埕头”。后来又有鸥汀和浮陇的部分村民迁到这里聚居,并且逐渐填坞造地,形成一个自然村落。我们可以想象到:每当风和日丽时,极目远眺,一片原盐有如皑皑白雪,好看极了。所以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编篡的《澄海县志》卷首的“澄海八景图”中,名列第四景的就是“华坞晴雪”(形容晒盐像北方的雪一样,铺满地面白茫茫一片)。时任澄海县令的金廷烈还作了一首“咏华坞晴雪”诗:“盐田蓄海水,赤日凝晴沙。不信炎陬地,齐开六出花。”描绘了盐民引海水上盐田,曝晒出盐的产盐情景。
    鸦片战争以后,内忧外患,经济不振,影响了潮州地区盐业的发展。清咸丰十年(1860)汕头开埠,华坞、岐山栅大批盐田用作建马路、楼房,存下的玉井盐田因环境改变,水淡、卤缺,日渐荒废。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全场废撤,所存汕头栅、公园栅少量盐田归入招收场管理,西界小江场至此结束。时至今日,昔日的华坞栅,留下了华坞路、华坞村大路、华坞新村等一批地名,作为历史的见证。

你是本文的第133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6、20
作 者: 陈楚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