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石牌巷——见证时代变迁 最新 图1张

    在潮州古城十大名巷中,如果从老府城人对每条巷道的亲近度来说,石牌巷并不逊色于“义、兴、甲”巷。石牌巷全长约280米,东侧巷口树着一座当代筑造的牌坊,上刻“石牌坊”三只金字。十条名巷仅三条拥有这样的牌坊,其余两条分别是甲第巷和义井巷。与探访灶巷一样,最初,我们对石牌巷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名气”的层面上。巷中居住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事,我们几乎无从获悉。不过,当我们一步步走进石牌巷的历史,耳闻目睹的不止是一条老巷数百年沧桑变幻,更是一段时代更易观念更迭的社会史……
    老巷道:搬出去的时常回来走动
    暮春的潮州城,晴天显得格外难得。石牌巷众多古民居,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一路走一路看,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的建筑,不时呈现在我们眼前。许多保存完好的“大落厝”,频频留住了我们探访的步伐。
    个别民居的门楼前,还可以见到“潮州东方红二路·东升巷”的门牌,那是一个特殊年代的印记。“文革”期间,石牌巷一度更名“东升巷”,到1980年才恢复旧称。
    年过六旬的“巷长”翁凯,是石牌巷的老居民,对巷道的情况十分熟悉。他告诉我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石牌巷最热闹的时期,居住着100多户上千人口。如今,大部分人已经外迁,剩下的住户不足一半。
    我们在探访中发现,一些老屋虽然只有三五老人留守,却仍把居室打理得整洁体面。即便是无人常住的老屋,主人家也时不时回来走动清扫。
    “房屋要有‘人气’,才不致于荒废。”这已成为住户们的共识,也是他们保护老屋最直接的做法。
    老宅院:聊起家族渊源兴致勃勃
    石牌巷如今的“大户人家”,应当属叶厝了。在巷道东段,共有三座老屋住着叶氏人家,居民们把这三座老屋俗称为“头叶”“二叶”“三叶”。
    1号的“头叶”,是一座明代时期的民居,院落坐西向东,大门朝北而开,南面辟为火巷,四进结构保留完整。这座宅院的建筑风貌,让我们联想起辜厝巷1号——明代户部尚书林熙春府第。两座宅院样式几乎一致,只不过林熙春府第仍保留着明代原始风貌,眼前的叶宅则多处透露出清代修缮的痕迹。
    聊起家族渊源,71岁的住户叶伯兴致勃勃。他说,曾听先辈讲述,他们是清代年间来到此地定居,至今已居住了好几代人。先辈口述相传,明末清初,叶氏祖上经营地毯生意,因清兵入关,地方大行跪拜之礼,地毯十分热销,叶氏得以发家,于是来到石牌巷置宅。有文献记载,巷中今石牌小学,原为叶氏祠堂之一部分,供奉着明代正统九年(1444)举人、湖北大冶知县叶溥,以及明代贡生、台浦县丞叶茂等叶氏先祖。
    关于叶氏先辈贩卖地毯发家一说无从考证,不过,从探访中了解到的信息,我们认为,早在叶氏来到石牌巷之前,这里便生活着另一户望族。后来,这户望族可能是没落或者外迁,其宅院被叶氏陆续购置。
    老牌坊:一个望族消逝的记忆
    5号叶宅斜对面的10号李宅,同样是一座具有典型明代时期建筑风貌的大宅院,石板天井开阔宽敞,屋架檐托古朴大气、不假雕饰,多处斑驳的墙体露出了坚实的青砖结构。
    李宅的住户近年已经迁往别处,探访中,我们恰好遇到回来打理老屋的李姐。她告诉我们,李氏大约70多年前向一户张姓人家买下此宅,据说张氏原来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大家族,“当时一位老先生还当过金山中学的副校长。”
    据相关文献记载,石牌巷中原有一座牌坊,名曰“枫陛荣褒”,是为清代张扬壁之妻黄氏所建的贞节坊。此坊1950年被拆除,我们询问多位住户,仍无法确定其所在位置。张扬壁为何许人,暂时也无法查考。然而,张黄氏能够获建此坊,侧证了其当时的社会地位。
    从建筑风貌上看,李宅修建的年代,与几座叶宅十分接近。我们初步判断,叶宅可能最初也是张氏产业,那么,张氏有可能是目前可考最先迁进石牌巷的望族。
    李宅隔壁的12号彭宅,门面与我们此番探访所见的民居风格迥异,是典型西式建筑风格。半圆形门匾上,“唫(同“吟”)虹斋”三字依稀可辨,大门两侧嵌有立体浮雕饰柱。
    走进彭宅大门,我们见到,屋内仍为潮式建筑结构,第二重门的门匾上,刻着“庐陵旧家”的郡望。
    78岁的彭仕楷老人,悠闲地坐在天井中,逗着他的苏牧犬,泡着工夫茶。聊起彭氏先辈,彭伯轻描淡写地说,他的爷爷曾是“千祥金铺”经营者,百余年前向吴氏购得此宅。
    说到“千祥金铺”,我们想起探访小鱼市巷时的“千祥”老宅——黄宅。黄氏先辈清代末期创建“千祥金铺”,民国初年金铺负债倒闭,转让给彭姓商人。彭氏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使“千祥”成为民国潮州金铺巨头,财东彭屏卿更于1935-1939年任潮安县商会主席。
    如今,“千祥金铺”不复存在,但彭氏后人依然念念不忘那段辉煌家族史。
    在彭宅内堂,我们见到一位中年人正在蒸制一筐筐“咸水粿”粿皮,这是潮州最知名的小食之一。他们将蒸好的粿皮运到市场上,填入煎炸成金黄色的蒜蓉萝卜丁,遂成为潮州市民钟爱的日常点心。有意思的是,市面上的“咸水粿”都以米粉作为原料,粿皮呈乳白色,而彭家的“咸水粿”,粿皮还有灰、绿、橙、紫等颜色。
    “我们在制作粿皮时特地添加了其他材料,灰色是香芋,绿色是西芹,橙色是胡萝卜,紫色是紫薯……”经营“咸水粿”摊档的阿姐说,他们的铺号叫“祥记”,就是取自先辈的“千祥金铺”。
    一位老人揭示一段巷史
    随后,在与巷中一些老住户交谈时,我们了解到,如今聚居巷中的姓氏很多,但大部分姓氏迁入的年代较近,并且有好几处宅院是向张氏所购置。然而,太平街道南门居委会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巷中现在已没有张姓住户。
    结束探访以后,石牌巷张氏的渊源,一直牵引着我们的好奇心。李厝阿姐说,70多年前李氏向张氏购宅时,张氏一位老先生担任过省立金山中学副校长。围绕这一线索,潮州文化研究人士陈贤武查阅了众多资料,在《太平街道志》中发现,教育家张家兰(1888-1958)曾居住石牌巷,民国时期“先后担任潮安县第一高等小学(即城南小学)……广东省立金山中学……潮安县第一中学等校教员、教导主任、校长等职……1956年荣获优秀教师称号。同年7月被聘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
    就在这时,陈贤武恰巧从友人处得知,张家兰先生的公子、今年97岁的张新老先生仍然健在。他立即登门拜访,向张老先生了解张氏祖上的来龙去脉。
    陈贤武说,张老先生虽然年事已高,许多记忆早已模糊,但对昔日在石牌巷的宅院仍有印象。据老先生回忆,解放前,张氏在石牌巷只剩下一座宅院,由于居住的“房脚”太多,大家索性将其变卖,各自迁往别处。
    陈贤武向张老先生询问,张氏在牌坊街是否建有牌坊,老先生明确表示有一座,直至建国后才被拆除。但至于是哪一座,老先生就记不起来了。
    陈贤武告诉我们,牌坊街以前有37座牌坊,1924年潮梅护军使洪兆麟为辟建马路,将部分牌坊拆除,一些有社会地位的家族通过捐资,保住了自家的牌坊,因此有19座牌坊一直保留到建国后。
    张氏的牌坊1924年能够得以保留,说明他们当时仍然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在查阅旧牌坊资料时,陈贤武发现,留存到1950年的太平路19座牌坊中只有一座是纪念张氏先贤,即位于原牌坊街北段朱厝巷口的“龙章宠锡·秋省饬漕”坊。此坊纪念的先贤名叫张凤翼,字元辉,号惺初,明代潮州府澄海县下外(今属澄海冠山)人。万历十年(1582)举人,历官刑部郎中、云南按察副使,曾在广西平冤狱受当地百姓感戴。
    陈贤武还发现,张凤翼与林熙春、黄琮二位潮州先贤是同榜举人,与居于巷尾的夏厝埕的夏弘,均是私交甚笃。假如张凤翼便是原石牌巷张氏先祖,则这条老巷的历史变迁脉络尤为清晰。明代末期,张氏来到巷中创居,产业一度占据大半巷道。清代中期,叶氏发迹迁入,逐渐购置张氏产业。至民国时期,其他姓氏纷纷迁入,张氏等初期望族产业进一步转手,石牌巷始成为多姓聚居地。“头叶”宅院建筑格局与辜厝巷林熙春府第如出一辙,也是我们梳理这条脉络的一点佐证。

你是本文的第49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6、7、31
作 者: 辜新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