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做过地下交通员,接送秘密文件、从事党的情报工作;他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参加过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战役;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矫健的身影活跃在潮汕的各条战线。 他,追求信仰,投身革命,不怕牺牲,英勇作战;他伤痕累累,屡立战功;他就是抗战老战士、潮汕人民的优秀子弟——何东林。 何东林是广东省揭阳市蓝城区龙尾镇新丰村人,他1921年8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苦,无钱入学读书,在1936年1月,还未成年的何东林就给人家当雇工。1938年他在揭西县五经富镇营磐村做雇工时,遇到了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何绍宽。何绍宽在营磐村以办学堂做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经何绍宽同志的引导,何东林到学堂上夜校,并利用外出放牛的机会,暗中为他接送秘密信件。一年多的时间,他的行动被雇主发现。雇主怕出事受牵连,就辞退了他。回到家里,家中没有亲人,加上无米难以为炊,只好打起背包,又离家外出。当走在三湾村路上时,正好碰到他小叔。小叔给了他两块钱,二筒米。他就带上亲人的祝福,背上包裹,怀着激动心情,恋恋不舍地离开家园,告别生他养他的家乡。 1943年,潮汕大饥荒,瘟疫四起,战乱加上饥荒,民不聊生,他不得不随人逃荒,到了江西省泰和县,在泰和县城当邮差,负责泰和县城周围各乡村信件的收发工作。我党地下工作者得知后,向他做思想工作,让他利用这种特殊身份为党工作。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为各乡村的地下工作者传送了大量的秘密文件和书信。1946年,井冈山红卫队大队长何玄,担心他暴露身份,发生危险,为了他的安全,派人送他上井冈山,加入了活跃在井冈山一带的红卫队。在井冈山、宁江、陈江等地,他继续为我党接送秘密的书信和文件,并在1946年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革命形势喜人,由于斗争形势的改变,1948年10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分配在中野三十四师炮兵团。他认真学习军事技术,积极锻炼,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士。在这期间,他参加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当时敌人用飞机、坦克、大炮等美式武器,同装备落后的人民解放军作战。战场上子弹如雨点般打下来,战斗非常激烈,身为炮兵的何东林坚持做到弹无虚发,每炮弹都要消灭敌人。他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牺牲了,他强忍着悲痛,英勇作战,完全把生死置身事外。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他的右腿,鲜血如注,那时他没有多想,一心只想把炮对准敌人,多消灭几个敌人,但腿上不断流出来的鲜血,使他的身体渐渐支持不住。也不知坚持多久,当他醒过来时,却发现已经被人用担架抬了下来,随后他被送到了野战军医院,经手术治疗恢复了健康。 出院后,他又参加了渡江战役。敌人在长江南岸有碉堡、地堡,大炮阻击解放军渡江。我们只用竹排、小船,在火力掩护下,强行冲锋,有的竹排被打散了,战士就在水上边游渡边作战。何东林也和战友们一起不怕流血牺牲,英勇作战,终于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他又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大西南峭壁高山,丛林密布,地形复杂、险峻,故古时有“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之说。在一次战斗中,他骑着战马,与敌人顽强作战,由于战马被敌军的枪打中了,他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右脚粉碎性骨折,原本受过伤的右腿再一次受伤,从此落下了残疾。 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又对朝鲜发动战争。这场战争关系到新中国的安危,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带着残疾的右腿,又上了前线,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当时,美国发动了14个国家的精锐兵力侵略朝鲜,他们用飞机、大炮、坦克等新式武器来攻打朝鲜。何东林的部队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上甘岭战役。这场战役,他和战友,不怕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英勇作战,死死守住阵地。他当时负责后勤,任炊事班班长。后来他回忆说,我们驻扎在山洞里有很长一段时间,白天要冒着零下几十度的寒冷,挨着饿,还要不怕美军飞机的轰炸,到山下取水,给战友做饭,送到阵地给战士吃,很多战友就是为了一桶水牺牲了。有时,我们都不舍得吃,每天只吃一顿饭,千方百计地让我们前方的战士不挨饿,有力量来对抗侵略者。经过艰苦地和敌人周旋、作战,牺牲了很多同志,终于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在中朝人民的协同抗击下,美国人终于签下了停战协定。 从抗日游击战、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何东林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先后荣立了两次三等功,负过两次重伤,是三等乙级残废军人。 1955年,他复员退伍,被安排在揭阳三十岭区政府(包括现在的白塔、霖磐、龙尾三镇),负责全区的兽医工作。他没有躺在以往的成绩之上,而是把奉献的精神带到地方工作中,他刻苦钻研兽医知识,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那时耕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劳力,犁田耙地全靠它,牛是农家的宝贝,而猪更是农家一年的希望。他以娴熟的技术精心医治牛和猪,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人。他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精神也得到群众赞扬。 1958年4月,他和有关同志调去开发,创建某农场,种植橡胶,发展工业原料和开拓国营经济。 1961年,他又转到白塔供销社工作,负责采购产品业务,常常到外地采购耕牛和鱼苗,早出晚归,做了大量工作,多次被评为当地的先进工作者。 这位革命战士,于2014年5月21日逝世,终年95岁。这位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老战士,老党员,用他的一生,和对党对人民的默默奉献,履践了他当年对党的誓言,是信仰支撑他革命的人生。
|
你是本文的第51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5、10、25 作 者: 周华英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