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光书院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是当时潮阳县九所公学书院之一。
    据悉,当时潮州总兵方耀强行派徭役围垦直浦都(今关埠镇、金灶镇一带)的三斗门至竹山都(今西胪镇、河溪镇一带)的桑田海滩,开辟水田10000多亩,年收租谷物30000余石,直浦、竹山两都的士绅对此事非常不满,并扬言要弹劾方耀。为了安抚民心,方耀经同僚出谋献策后在关埠门辟司(今关埠镇镇中心)倡办书院,并拨款置租160石作为聘请教师经费。
    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奎光书院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办为奎光高等小学堂,学制三年。宣统三年(1911年)改办为奎光两等小学堂,学制七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改办为奎光完全小学,学制六年。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四月,日本飞机轰炸关埠,奎光完全小学部分校舍被炸毁,学校迁设于港底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时任潮阳第八区区长的石营辉,以奎光完全小学遭日机炸毁,呈报省教育厅备案,在此基础上创办了一所区立初级中学——潮阳县第八区初级中学,为民国期间潮阳十四所中学的第十所,校址选在厦底乡(今关埠镇下底村)云南提督黄武贤驷马拖车的府邸(当地人称“老府”),经费由区自筹,设校董会管理,学生主要来自原直浦都和竹山都地区。
    1943年初,日本军入侵关埠,学校处于半瘫痪状态。
    当时学校有不少教师(郑淳、许铮、许钟衡等人)为隐蔽身份任教的中共党员,竭力组织学生演短剧,宣传启发民众参加与支持抗日救国运动。尔后,又有教师陈衍芝为隐蔽身份的中共潮揭丰边县地下组织成员,积极组织学生创办“燎原”读书会,对学生秘密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发展学生建立共产党秘密联络站,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和上山参加武工游击队。
    日本投降后,学校恢复正常教学,但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阵地。在此期间,出任校长的黄鸿图为隐藏身份的民盟党党员,他积极组织学生表演一些涉及国民党官员接收日本军投降时大发横财的丑态的短剧,引起国民党当局的特别“关注”。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潮阳县保安团第三营营长黄少初带领部下全副武装包围中学校区,强令师生集中于操场听其训话,勒令师生签署联防防谍保证,机枪口对准会场出入口,搜捕共产党秘密联络站组织人员,而地下党员在事先得知情况后早已离开学校。
    1950年,学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政府接收承办。
    1952年秋,校址迁至清朝潮州镇台黄金福的府邸(黄武贤之侄,当地人称其府邸为“新府”),学校改称关埠中学。1955年11月,学校改称潮阳县第十初级中学。1958年秋,学校拓展石井乡尖头山麓开辟勤工俭学基地,随后逐渐扩大,增办高中部,学校改称潮阳县关埠中学,为潮阳县榕江片第一所完全中学,由潮阳县统一安排招生。
    1974年,“新府”校区与尖头山麓扩建教室与宿舍。1975年,总校与高中部搬设于石井乡尖头山麓,初中部作为分校继续留在“新府”。1993年,学校改称潮阳市第四中学,校名由广东省政协原主席吴南生题写。2003年,潮阳市分为潮阳区和潮南区,学校改称潮阳区第四中学,简称潮阳第四中学。2004年,“新府”校区改立为关埠镇厦林初级中学。

你是本文的第43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6、5、3
作 者: 黄素龙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