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期在潮阳县城新河湾改造工程中, 笔者于木屐坑片区的一处民宅上发现清代书法家刘大同的墨迹:门匾上是其草书的“其道大光”,潇洒飘逸。门楼肚有其隶书的楹联,具有魏碑风骨;门楼壁也有其草书的楹联,草书隽逸有神。楹联内容皆是如“史重世家,百年仰其乔木”“根柢荣发枝叶峻茂”等祝颂屋主人世代发达并有修德齐家的勉励之词。因该屋折迁仅剩门楼, 笔者忙告知区有关部门, 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抢救。 刘大同(l865-1952),山东省安丘市诸畔村人,原名建封,后改名大同,清末秀才。1909年出任安图县知事,为响应亥革命,他在安图创建“大同共和国”。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兴中会、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在日本、上海、广州、香港进行革命活动。1925年在上海主办《野语》杂志,从事反封建宣传。他是一位民主革命家,一生曾被抄家、引渡、驱逐、监视、悬赏、受审,仍革命意志坚定。 刘大同为人耿介有骨气,一生擅书法, 其书法功力过人,苍劲有力,得到章太炎的赞赏。他好诗词,喜收藏, 著有诗集《岭南吟》、弹词《复太古》和《白山经咏》《古玉辨》等文论。他旅居上海时,以其书艺广交名士。当时在上海的潮州“远信公司”曾在业务上得到他的支持,与潮人素有交往。1920年他应殷商郭乐轩之邀来潮阳。后来他在汕头置“化仙别墅”, 经营古董玉器,广交潮汕名流,与潮阳人交往甚密,常住宿于名士黄星阁家。黄建宅园,大同为其题“理园”园名,今门额仍存。文章开头说的那处住宅,主人是原在上海经商而致富后回家乡建屋的,这处建筑既有石雕等潮汕元素又有所创新,门匾不题“××居”或“××世家”,刘大同为其题“其道大光”、“日出东方, 其道大光”、“其道大光”等祝福建屋主人前程一派光明之词。 刘大同来游潮阳,胜迹一揽无遗,留下不少题咏墨迹。且看其游海门写下的《莲花峰》诗: 都知信国能忠宋,谁识鲁庵不帝元。 我吊古人同一慨,石莲峰顶赋招魂。 诗人吊古,歌颂忠于宋朝的文信国(天祥)、抗元不仕的张鲁庵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气节,“我吊古人同一慨”。抗日战争开始,安图县城演戏,刘大同为戏台撰楹联曰:“鼓动起四百兆同胞才算一台大戏,妆扮出五千年故事真成万古奇观”,洋溢爱国主义精神。当日寇侵占天津后,日寇出二千万元要刘大同承认满州国, 被刘大同严词拒绝, 表现其高贵的民族气节。 大同游西岩,写下《西岩》诗: 无限风光上翠微,棉阳山色带春晖。 我今又到西岩上,细认梅花瘦也肥。 诗的重点句“细认梅花瘦也肥”,描绘西岩冬景,抒发诗人对景物的热爱,细致入微。诗人对梅情有独钟,他曾和徐悲鸿合作画过《梅石图》。 刘大同在西岩上题写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 上来更有碧千寻”,上联既是写佛寺洁净,更寓意佛门六根清净,到此即放下尘心而入梵界。下联是描绘西岩佛寺景色,四周茂林修竹,郁郁苍苍,反衬梵宇之肃穆庄严。联为草书。今该联仍悬挂于西岩上。 刘大同尚在铜盂、沙陇、成田等地留下墨迹。
|
你是本文的第53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4、9、14 作 者: 陈创义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