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叔敏,也称白敏,出生于明代闽南之地,洪武十八年(1385),白叔敏任潮州知府,在任期间兴办学校,劝桑课务,清正廉洁,深得潮州百姓爱戴。 《(嘉靖)潮州府志》记载:时潮多绝户荒田,税粮令民睦纳,至鬻子女不能给。敏奏除之,人怀其德。《黄通志》称:人怀其惠。“德”与“惠”各有侧重,白叔敏“持身清白,不敢干以私”,是官德,又“兴学校,课农桑”,上奏朝廷允许免除税粮,是惠民。可以看出,白叔敏是一个清正廉洁又实干的好官。 在2005年上海城隍庙出版的《六十太岁传略》中,白叔敏被称为白敏大将军、丙戌太岁。上海的陈耀庭教授在该书的文言翻译中,说白敏将军在明代时降生在闽地(今福建省),洪武十八年(1385)白敏任潮洲知府(今福建省潮洲市)。此处应该是笔误和错别字。据《周志》载:白叔敏,晋安人。洪武十八年知潮州。 虽说潮州各类地方志和《永乐大典》中称潮人怀其德,这是个十分空泛的说法。笔者多次请教不少方家,大家对白叔敏此人还是比较陌生,至于他与道教太岁信仰的关系更鲜为人知,就别说普通民众了。 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一个轮回六十年,称为一甲子,道教认为每年都有一位太岁值年,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祸福,六十年就有六十位太岁,所以统称为六十甲子神、六十太岁。清乾隆年间,由乾隆作序文,组织人员编撰校订的《钦定协纪辨方书》中说:顾太岁者,岁之神;岁星,岁之星。这指出了一个是自然客观的“岁星”,一个是崇拜的信仰“岁神”,太岁信仰的两方面内容,《钦定协纪辨方书》又说“举太岁以表岁星则可,谓太岁即岁星则不可”,体现人们对星辰转移所产生客观吉凶的信仰和冲犯之说。 而关于“岁神”——六十太岁却在道教和民间流传着不同的版本,早在南北朝的时候,六十太岁,名号都是三字。到清代初期,六十位太岁名字也全部更换了,变成都为二字名号。在民间流传的黄历版本中,丙戌太岁为向敏。而在《道教神仙画集》、《道藏辑要·岁君解厄延生法忏》、《殷雷镇宅中宫秘符——正一五雷显应坛》和清朝宫廷如意馆所出六十元辰像等,都指出丙戌太岁为白敏。 在古代,民间不可以私印黄历,但由于交通和信息的闭塞,造成信息不及时。民间流传的资料未能及时校正,而官方或宫中秘书又不传于民。因此,民间多有私抄黄历的习惯。又,我们方言甚多,各地话语不同,抄写过程难免时有差错。综合这些因素,《道教神仙画集》、《道藏辑要·岁君解厄延生法忏》、《殷雷镇宅中宫秘符——正一五雷显应坛》和清朝宫廷如意馆藏本等都经威权校对,所以正确的提法,应该只有一种,“丙戌太岁白敏”。白叔敏,为丙戌年太岁大将军无疑。 《太岁灵华岁德宝忏》里把太岁信仰的主要内容提了出来,并对六十太岁的“职责”进行说明,包括“生杀之权”、“万象森罗”、“转祸为福,破煞开关”等,与人的生死祸福相连,指出这种信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白叔敏,这位仕潮州名宦便是六十太岁之一,只是史书上只说我们“怀其德”“怀其惠”,却没有立祠,也没有其它具体的怀念形式。白叔敏在民间信仰和道教信仰中是一名享受香火的岁神,潮人却少人知,甚是可惜。
|
你是本文的第59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7、25 作 者: 郑海斌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