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现象,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约在春秋时期出现,以后不断发展演变,至明代形制基本完备,到了50年代后期,私塾基本上在社会上绝迹了。
  潮汕地区的私塾在清代发展迅速。一般村落都有私塾,人口多,经济好,交通发达的村落,远远不止一个私塾。在澄海程洋岗,目前尚留有大约30多间私塾遗址。
  潮汕的私塾,主要有家庭私塾、宗族私塾、教师自己设立的私塾三种形式。无论哪一种私塾,一般只有一个教师。私塾的教师被尊称为教书先生,简称先生。传说,潮汕地区第一个状元林大钦,早年曾当过私塾先生。私塾教师往往受聘,报酬为束修或塾修,实际上主要靠学生家人交钱粮。另外,春节、清明、中秋三节酌送节礼若干。旧时私塾教师的收入微薄,生活清贫,故潮汕有俗语称,“教书先生,守寡大家(即家婆)”。
  历史上的潮汕私塾,一般情况下,每年正月十六开学,腊月二十四放假。除春节、清明、中秋三个节日计20余天放假外,其余时间均读书,平时无休假日。一般收录六、七岁孩童。
  历史上的潮汕私塾,儿童入学要拜孔子爷。孔子爷是一幅孔子画像(站像),挂在壁上,下设供桌。儿童入学时要穿红皮木屐,由家长带去私塾,拜见老师,并拜孔子像。供品是一种由白糖制成的多孔糖食,名叫“糖葱”,是象征甜而通的意思。有一首潮歌说明入学拜孔子吃糖葱的风俗:“头日糖葱甜,二日竹篦连(挨老师用戒尺打),三日走去‘店’(躲藏),四日寻唔见(找不到,指出走)。”这反映了昔日私塾教书先生的教育方法很差。
  又有几句歌谣反映昔年私塾课本都离不开“孔子”,引不起学生兴趣:“子曰,子曰,(即‘孔子说,孔子说’的意思)先生肚困 (肚饿),弟子目涩(打瞌睡)。”直至本世纪20年代,农村先后办起小学,拜孔子爷也逐渐少了。
  历史上的潮汕私塾,管教注重体罚:学业偷懒,生字认不出,行动犯错,轻则受“训”、罚站,重则打左手心、罚跪等等不一。
  历史上的潮汕私塾,教学内容分高低两档次。低档次的教学为启蒙教育,其内容为读书、写字、算术、对课等,重点在读书兼认字。一般是先读《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 即“三百千”,属识字教育;接读《弟子规》、《小学韵语》,进行礼节教育,以便懂得做人处世、言行、交游等规矩;应家长求实用的要求,再读《常用杂志》、《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要求提高者继续读《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名贤集》、《神童诗》等。
  高档次的教学为经学教育,废科举前为举业教育,之后为启蒙后的提高教育。内容为读诵、书法、算术、写作。入学读过“三百千”,即接读“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左氏传》);在读经的同时加读《千家诗》,自学《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历史上的潮汕私塾,教学方法无严格的具体规定,但有灵活的大致程式,施用于教学的不同阶段。
  读诵 为培养读书同时认字的习惯,读前即先认字。学童六、七岁入学,先生写一寸见方的字让学童认,从“一、二、三……人、口、刀、尺”到“大、小、木、本”等,接读《三字经》;八岁入学则认字少许即读《三字经》。方法是先生边指边读,学童跟读,三遍后即上位诵读,熟后捧书到先生席,转身背对书本朗诵(背诵);先生接指读下一段,不论做记号与否均叫“一号书”。每号书句数视学童接受能力确定。每天读背五六号书。一本书“包本”,即能从首句到末句连续背诵后接读下一本,启蒙者按家长要求(见前)接读,举业或提高者接读“四书”、“五经”。
  书法 起步时先生手把手教写竖、撇、捺、勾、提、折;第二步描红,即在印好或先生写好的红字模上描摹,如上大人、孔乙己……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月明今古等;第三步仿影写,即先生写或大学长代写一张中楷字,学童把它放于竹纸或光连纸等半透明的纸下摹写;第四步摹(临)帖,即先生按学生字体并征求学生意见选购欧、柳、颜、赵等字帖临摹。写字的时间,一般在上午读背两号书后练书法,完成到先生席呈改,先生圈点之后顺便在字隙中教该生正读书中的生字。书法每天一盘“次”,认字有间断。
  算术 学生愿学者自备珠算由先生单独教。顺序是先加减后乘除,方法是口诀和实践结合进行。如加法口诀:“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
  开讲 从读“五经”开始(即同步讲读),多一边读背《诗经》,一边讲谈《论语》。 “五经”读完,“四书”讲读同步结束。
  写作 一般从写诗开始,在读《孟子》时同步读《千家诗》,鼓励学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先生指某景某事让学生“诌”四句。之后学平仄谱,学生仿作。
  历史上的潮汕私塾,虽然是一种旧式教育形制,有其落后愚昧的地方,但其历史作用是不可否定的。首先,它是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半壁阵地,对儒家文化以及潮汕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功不可没;其次,其教法灵活,注重实用,给当前教育及教育改革以很大的历史启示;再者,它实行个别教学,有利于具体而结合实际地指导;第四,它注重因材施教,顺应学生的特点助其成才;第五,塾师都是“全科教师”,于今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最后,在读诵至熟后再理解,此反刍方法的施用,当给我们今天的教育辅导提供借鉴。私塾无疑是潮汕的一种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挖掘,有丰富的历史价值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利用。

你是本文的第519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3-10-21
作 者: 陈东东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