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午(1918)澄海人蔡卓勋于鮀江观海楼(汕头自来水公司在庵埠设立的办公楼)神交社辑著的诗文稿中,有《寄寄楼集》、《小赢壶集》、《一家言集》、《未能忘情吟集》四集合辑成一册为《南华今梦集》,小楷书体,线装本,字迹清晰。杨鲁守愚父为该册评点,在《寄寄楼集》的“看云寄文”中:“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花不可无瓣,山不可无泉,石不可无苔,木不可无藻,乔木不可无藤萝,人不可无癖。”进士曾习经,以隶体题“南华今梦集”,吴贯因以楷体题“未能忘情吟”墨迹。 吴贯因(1879-1936),清举人,隆都前沟吴氏始祖粤川公一支系,一迁再迁往南洋(今永新)定居,吴先生排辈二十一代“光”辈。族名吴光英,别名柳隅,澄海南洋人,光绪年间留学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史学系,留日时结识梁启超,成为好友。 据澄海地方志记载,吴贯因善诗文,工书法,曾在莲阳许厝村岭梅私塾教书。1905年,他在一朋友开办的私塾里,看到一位名叫杜国庠的学生写的一篇策论,文里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感情,他极为赞赏,主动向友人提出要杜国庠到他那里免费就读。在吴贯因的指导下,杜国庠开始接触当时上海出版的报章杂志,接受新思想,眼界渐为开阔。不久,吴贯因到县城景韩书院任教,杜国庠也被带到县城学习,后来终于成为全国著名学者。 吴贯因留日回国后,于1912年和梁启超在天津办《庸言日报》、《庸言月刊》,梁任主笔,他当编辑。后到北京,任过北洋政府卫生司司长,币制厂厂长。1919年任内务部参事兼编译处处长。1927年弃政从学,接受友人臧式轩之邀任东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1931年以后,历任东北大学、平民大学、燕京大学史学教授,华北大学校长。1933年至1934年间,曾受陈济棠聘请,多次到广东讲学。 吴贯因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语言学家,在史学学术研究方面造诣尤深。1935至1936间,他在天津创办《正风》半月刊,发表大量有关史学学术研究方面论著。 笔者搜集到的“未能忘情吟”墨迹,是今发现的仅有楷体墨迹,藏锋逆入、回锋收笔、用笔坚劲,体势峻拔,直爽利落,结体端严俊朗,神气清健的柳体书风。清末时,与“岭南诗人”侯节和知名学者许伟余有“澄海三才子”之美称。 吴贯因1936年因脑溢血病逝于北平,终年57岁。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