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相近 人缘相亲——汕台情谊源远流长 最新 图1张

    汕头距离台湾高雄港仅160海里,南澳岛港距离台湾澎湖马公港仅102海里,从高雄来南澳,比去厦门还近,可谓近在咫尺。开埠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汕头频繁移民台湾,两地商贸往来非常密切。改革开放后,两岸商贸往来更日趋活跃,出现了一波波高潮。2007年10月,粤台经济技术贸易交流会就在汕头举行。
    汕头是大陆首批对台开放的63个海运直航港口之一,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资大陆最早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台湾的汕头籍后裔约30万人,在台湾的潮汕籍乡亲遍布全岛,设有潮汕同乡会40多个,台湾一些地方至今仍沿用潮汕的地名,保持着浓厚的潮汕乡土习惯。潮汕文化和台湾文化是两个具有亲缘性的地域文化,两地共同信仰“三山国王”和“妈祖”。近年来,在潮剧、潮州音乐、书画、潮汕美食、兰花种养等方面的频繁交流,已成为汕台两地重要的沟通纽带。
    汕台经贸关系来源远流长,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血缘相联、商缘相通,两地有着长期的经贸合作关系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可谓骨肉情深。据最早史实记载,隋炀帝大业六年(610)2月,朝廷派遣陈棱、张镇周率万余潮州兵,自义安(潮州)的柘林港渡海击流求(台湾)。此后流求人见船舰往往到军中进行贸易。明中后期潮汕一带与台湾海上武装贸易渐趋于频繁并出现比较大规模的移民,潮汕地区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地方,遇上特大灾荒年,自发往台湾的垦殖移民就特别多。明崇祯元年(1628)9月,闽粤旱情严重,福建水师游击官郑芝龙,献策于福建巡抚熊文灿,用船舶载了数万饥民到台湾拓荒,潮汕很多灾民随之移台。
    清初两地的经贸往来主要是粮米交易,随后潮汕出现多次移民台湾高潮。清廷于顺治十八年(1661)实施“迁界政策”来遏制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一带抗清的物资补给,郑成功随之转移根据地,在东南沿海(包括潮汕)广招不肯迁界和内迁后逃回的民众东渡赴台驱逐荷兰殖民者,在收复台湾后大多数潮汕兵落籍台湾。清康熙九年(1670),潮阳人丘辉受台湾郑经指命在达濠开埠置市,设立贸易市场,兴渔盐之利,开对台贸易。康熙二十三年(1684),收复台湾后,潮汕移民赴台的情况达到高峰。康熙二十四年(1685)朝廷升级设驻南澳总兵官职,并扩大防区。此后南澳每3年派出一批官兵,戍守台湾。为稳定军心,朝廷特准官兵落籍娶妻生儿育女,定居台澎,对有功者还允许世袭,这为后来大批潮人赴台谋生奠下了基础。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二十八日,台湾镇总兵张其光会同南澳总兵吴光亮在南澳招募潮州士兵2000多人到台湾。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加强台湾的军务,南澳总兵刘永福奉命在南澳招兵到台湾抗日。同年,汕头沿海除帆船外已有专门跑台湾的汽船5艘,是年输出总值(平银)50807两,输入总值(平银)33703两。及至清朝被推翻以后,潮汕一带的官兵还有很多陆续从大陆逃至台湾。
    民国七年(1918),南澳发生大地震,大批南澳人因家园被毁,被迫迁移台湾,仅深澳乡西街现有的100多户人家,现在几乎户户都有亲属在台湾。抗日战争期间,整个领海权操纵在日本手里,日本人同时也控制了台湾与汕头等地的贸易。当时,日本人在汕头设立了三井公司、三菱公司,专事对台贸易,其运输船达10艘。民国三十二年(1943)潮汕大饥荒,又有大批潮汕人逃荒到台湾。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战胜利后,两岸贸易相当繁忙。国民党利用接收来的日伪船只近30艘,改装成对台货船,汕头出现了 “泰运公司”、“华昌公司”,推动了海峡两岸的通航通商,汕头对台贸易保持上升趋势。
    1949年10月,国民党军胡琏兵团从汕头撤退至金门,为补充兵力,在潮汕拉壮丁,被拉壮丁往金门转台湾落籍的潮汕兵,约3万余人。目前在台湾的潮人后裔约有80万余人,遍布于全台湾岛。其中仅分布于高雄、恒春、台南、台北、台中、屏东、嘉义、新竹、澎湖等地的南澳籍台胞约有14万人,为现有南澳常住人口的两倍。
    解放初期,由于政治原因,两岸经贸往来出现受政治局面影响的历史性冰点。全国大多数地区与台湾在经贸层面上已是断绝往来,但汕台民间仍有经贸往来,台湾渔船往往不顾台湾当局的禁令,经常到汕头海域捕鱼和补给并从未间断地进行民间小额贸易,出现了“官不通民通”的特殊情形。汕台两地不间断的经贸往来,极大促进了两地的农业生产和开发,如潮汕老农将农业生产技术、工艺技术传入台湾,台湾的“湖来米”水稻、乌腊甘蔗、大肉香蕉、相思树等相继传入潮汕种植。
    改革开放后,两地逐渐恢复经贸往来。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刊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宣布解放军即日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并建议双方通过商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相互通航通邮,以利于双方同胞互通信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加强进行互通贸易和经济交流等建议。此后,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步缓和,汕台两地海上小额贸易也迅速发展。1981年始,汕头市经上级批准设立了汕头、南澳、澄海、海门4个台湾渔民接待站,先后确定了汕头港、南澳北面坑、澄海莱芜港、潮阳海门港4个台湾渔船停泊点和对台小额贸易点,并成立对台小额贸易公司。
    为应适应形势发展需要,1982年在汕台胞成立汕头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并于当年5月召开了台湾同胞联谊会第一次代表大会。1985年5月将南澳县列为我省对台贸易基地获得省政府批准,汕台经贸往来由此进入升温时期。1987年台湾宣布解严令,结束长达38年的单方面戒严状态,这成为汕台经贸往来迅速升温的契机。1987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大发钟表有限公司在汕头注册成立。同年11月,台湾当局宣布开放探亲,两地的人员往来逐年递增。1991年汕头市成立了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是全国第4家较早成立的台商协会。1992年台湾同胞联谊会将工作范围扩大到台属。汕台经贸往来由此快速升温,大批台湾同胞(包括一些党政军中上层人士),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来汕洽谈贸易、投资业务。1989年至1995年台胞捐资支持家乡建设多达4800多万元。台资成为汕头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商投资汕头形成一轮热潮。
    1993年4月27日汪辜会谈后,加强两岸经贸交流成为大势所趋。1996年8月,中央正式批准厦门港和福州马尾港为首批与台湾直航的试点口岸,拉开了对台三通的序幕。在汕头多方努力下,国家终于批准汕头的对台直航要求,成为首批63个对台直航点之一。2009年1月18日,汕头港在广东省率先开通对台湾高雄港直航货运航线;2009年5月6日,以特案形式开通“亚洲之星”包船台湾游,成为全省首个赴台客运航班,汕台经贸合作呈现出更紧密频繁的状况。截至2012年底,汕头市历年累计批准注册台资企业642家,合同投资总额17.24亿美元。汕头台资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钟表、建材、化工、服装、食品、养殖、房地产等30多个行业,成为汕头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汕头目前已被国家列入泛珠三角地区和海西经济区范围,既适用于国家有关珠三角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又可同享海西经济区的政策便利。在对台经贸方面,汕头必须争取对台空中直航,加快推进南山湾汕头·台湾产业园、汕头潮南台湾农民创业园、汕头市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粤台商品交易物流中心等主要载体建设,积极组织岛内台商、行业公会、在汕台商前来投资考察,为试验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在汕头迫切需要扩张其优势产业作为贸易的基础,而台湾则恰恰在高新技术研发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两地在产业研发与应用扩张方面互有市场与需求,这便有了更大的互动空间与更好的“共赢”基础。综合分析汕头、台湾两地历史联系与现实优势,不少潮商与台商都发现,彼此互动的优势交汇点似乎都落在了“商贸”上,都有如此相同的“背景”:土地储量不够,但身后关联的国内、国外市场却很大,若能在“商贸合作”上“强强联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两地优势产业互补,前景必将十分广阔。

你是本文的第84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4、2、23
作 者: 黄浩瀚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