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谜艺历史悠久,具体始于何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学界一般认为:作为事物范畴的民间谜(也称民俗谜),是潮汕地区最早的文学现象之一,它是一种带有天然韵律的民间诗歌,是劳动人民业余用以陶冶性情、启发思想、增长知识、斗智斗勇的高品位娱乐形式。
    潮汕文献,没有留下很早以前的谜艺作品,这与潮汕的历史和地缘有关,但从其流传下来的近占作品来分析,还保留着浓厚的古老作品的遗风。如相传嘉靖年间潮安金石乡人林大钦所作一谜:
    士本原来大丈夫,口称我主视三呼。
    一横端坐乾坤定,二直交加社稷扶。
    加冠加禄添福寿,立纲立纪敬皇都。
    主上能识真君子,月到中天照五湖。
    全涛隐“嘉靖”两字,
    作为文义范畴的灯谜,有可能是自宋、明随经福建迁居潮州的中原人而进来的。谜与花灯何时脱钩,依附其他载体,没有明文记载。潮汕文献中,查不出花灯与谜合璧的记载。但大量的民间传说,却说明潮汕地区自明朝就有风格独特的灯谜活动载体——搭棚聚猜.
    据1926年出版的《影语月刊》载:吴殿邦,潮安枫溪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他擅长书法,又爱灯谜。乡邻有一巨商,为人悭吝刻薄。巨商新建大厦落成,托人请吴.殿邦书一大“福”字,准备悬挂于中厅,显耀门庭。吴殿邦不齿巨商为人,坚辞之。巨商有一刘姓表亲颇有心计,他对巨商说:“我只须破费20两银子便可代你办成此事。”
    原来刘是谜人,他为此而搭棚举办了谜猜。吴殿邦擅猜谜,有谜必往。吴殿邦连连中鹄之后,刘某趁机出来向吴作揖道:  “久闻先生大名,今晚有幸相见,叹服!如不嫌弃,请先生人室稍坐。”吴点头应允,随刘进屋。但见设一筵席,上置红包一个,封存银子十两。又看墙上,挂着两张大京版红笺,一张写一个“灾”字,另一张空白。刘指着室中布置各物,殷勤地对吴说:“哑谜儿敬请先生赐教!”吴笑着坐于首席,刘欣然陪饮。酒过三巡,吴乘着酒兴,取过红包,揭起那张写着“灾”字的红纸边扯碎边说道:“受人钱财,代人消灾。”又拿起笔饮蘸墨汁,摸着肚皮道:“食人酒肉赠人福。”大笔一挥在另一张红纸上写下了一个大“福”字。吴殿邦爱谜,终于上了刘某的当。
    潮汕民间流传此类故事很多。
    根据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推断:第一,明朝时潮州的灯谜活动已颇有规模。第二,灯谜活动已随时可举行,并不是非元宵夜不可。第三,明朝时潮州已有“哑谜”、“动作谜”等谜种。

你是本文的第636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大典》
作 者: 叶春生 林伦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