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己丑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将到来。清代嘉庆版的《澄海县志》载: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张灯结彩,竞赛花灯,故又称“灯节”。

    唐宋以来,潮人世代相沿成俗,正月十二灯上棚,熙来攘往闹终夜。三街六巷,灯品繁多,灯式各异,灯彩璀璨,辉煌夺目,精妙绝伦,美不胜收。尤其“灯橱”最为惹人驻足观赏,观众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目睹一吊吊灯橱玻璃透亮斑斓,色彩鲜艳瑰丽,题材来自本地,内容切合时宜,作画幽默滑稽,配诗顺口易记,引人凝神仰望,无不啧啧称奇。笔者特辑二则广为流传的“闹元宵”画灯橱的真人真事以飨读者。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正值潮汕大饥荒年,田园失收,米价狂涨,米商趁机囤积居奇,每斗白米价钱由国币82元暴涨至700多元,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道。时任揭阳县县长陈署木不顾民众疾苦,揭阳人林悟生以漫画配打油诗的形式制作灯橱,于元宵夜将制作的灯橱悬吊在榕城市区新街头讽刺陈署木。诗文为:“我佛本慈悲,米袋贵不开。不管百姓苦,只顾自己肥。社会鹄形菜色多,唯有我佛笑呵呵。米珍珠贵全不怕,乾坤袋里米自多。”霎时,百姓奔走相告,边看边评,无不拍手叫好。陈署木顿时声名狼藉,只好灰溜溜回避而去……

    清代,我省地处山区某县县令叶初春,任上贪污枉法,民众十分气愤。某年元宵节,有一灯棚挂出联云:“霜降遭风,田野难容老叶。元宵遇雨,万民皆怨初春。”这位灯橱制作者别出心裁地用节令和节日的特点嵌入县令叶初春的姓名,指桑骂槐,活灵活现,痛快淋漓,诙谐幽默,令赏灯的人啧啧赞好。潮汕有句俗话说“勿去人画落灯橱”,就是告诫世人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否则将会被人以图文形式画落灯橱,到头来后悔莫及。

    坐大菜

    潮诗《元宵坐大菜》云:“观灯已罢夜阑珊,小妹良宵兴未完,相约田间坐大菜,将来嫁得好郎官。”《澄海县志》载: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这夜,有的少女偷偷到菜园里坐大菜,俗谚云“坐大菜,嫁个好夫婿”。《汉书》有“正月十五放夜”的记载。西汉初年,学者韩婴为《诗经》作解的《韩诗外传》中有记述:“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者,奔者不禁。”清初学者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有载:“……上元(即正月)自初十至十五日,窃蔬者,行淫者,不问———名曰采青。”

    潮汕少女元宵夜到郊外田地坐大菜的风俗由来已久,情真意切地祈望嫁个好夫婿,找个合自己心意的郎君,夫妻恩爱宛如芥菜的叶蕾一样簇拥、紧抱、亲密、好合,未来家庭美满和谐,生活幸福。

    但潮汕少女抱着这种美好的愿望,偷偷摸摸到田野菜地坐大菜却往往未能如愿。其原因是菜农怕大菜被坐烂失收,故成熟的都已在元宵前收获了;或在未可收获的菜株旁施以粪肥污水,甚至在大菜株插入竹签(篾片)以设法保护好快要收成的大芥菜。

    清人徐珂在他所著的《清稗类钞》中亦有载:“广州元夕(即元宵),妇女偷摘人家生菜,谓可宜男———名曰采青。”屈大均所说的“窃蔬”(即偷窃菜农的蔬菜)、“行淫”(指男女的自主结合),目的均是为了寻求男女的婚姻自由。

    从潮汕地区元宵少女“坐大菜”,至广州地区令会男女的“采青”之“行淫”习俗,都是为了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之聘”的封建包办婚姻制度抗争。那个时代的男女为了纯真的爱情只得把希望寄托在向上苍的祈祷上。在元宵节来临之际,潮汕人家又自然而然地忆起古代俗谚:“坐呀坐大菜,嫁个好夫婿。”这一民俗既记载着旧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又蕴含着潮汕青年男女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你是本文的第793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9-02-04
作 者: 彭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