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抚”爷、“总督”爷虽然已经位列“仙班”,但他们曾为百姓请命的事迹也应为人们记住
农历正月是潮汕诸神最繁忙的日子,光正月十六这一天,潮、澄、饶就有360个乡村游神赛会。各乡各村各游各的神,诸神各有来头。诸神本来自飘渺世界,它们的来历自然不免各有说法。但有两尊神,却确确 他们两位被供奉上神坛,和清初实行的斥地政策有关。 斥地也叫迁界、迁海,是郑成功旧将、后来投降清廷的黄梧福向朝廷献《灭贼五计》中的一计:“请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尽徙入内地,设立边界,布置防守,不攻自破也。”此计被采纳。康熙元年(1662年),沿海各省份沿海纵深五十里被划为无人区,筑小堤为界,界内百姓限在三日之内必须内迁完毕,逾期不迁者杀无赦,有敢逾越过界者也同样杀无赦。 迁界给广东沿海人民造成的危害空前惨烈,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中记述:“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弃资携累,仓卒奔逃,野外露栖,死亡者载道,以数十万计。”其中尤以时属惠州府东莞县的香港岛和潮州府澄海县受害最深。 东莞以盛产莞香出名,香港又是莞香主产地。据《明史》记载:“(东莞)莞香岁入十万金。”迁拆令下来,香港岛被划为无人区,莞香生产受到严重摧残,从此一蹶不振。再以澄海为例,澄海全县皆在离海五十里之内,于是全县裁撤。县城变死城,荆棘生道路,庐室成狐穴。有位秀才站在界内遥望已成废墟的故家,发出了《迁海界怅望故里》的悲吟: 咫尺天涯隔万重,道旁回首正春浓。燕辞故垒花争落,狐入空庭墓漫封。万灶烟深余废井,千山冷月照孤松。哀鸿遍地归何日,只索吞声说旧踪。 朝廷的斥地政策十分严厉,大多数地方官员目睹惨状噤若寒蝉,但也有置自身安危于不顾,毅然向朝廷反映真情实况者,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广东巡抚王来任。 康熙七年,王来任初到广东履任,即访民疾苦。他听到的都是百姓向他诉说斥地之苦,心有所动,便沿海作实地调查,认为“迁界于郑氏实无大损,于沿海之民则害莫大矣”。 在实地考察和调查过程中,王来任已患重病,他抱病向康熙皇帝上疏:“欲使民不困苦,需将迁之界速解其禁,使迁民或复业耕种,或煎盐晒卤;并将内外河桩撤去,由民采捕。”可惜,疏书未及呈上已病逝。 两广总督周有德看完奏疏,深为感动,决定代为递呈……康熙二十三年,郑克?降清,斥地令终于正式取消。 中国百姓最善良最感恩,谁为百姓做好事,百姓就会怀念于心,世代不忘。劫后重生的潮汕沿海人民,自清代开始就将“巡抚”爷、“总督”爷供上神坛,立庙塑金身以崇祀。 由人而神的“巡抚”爷、“总督”爷一身清代官员打扮:头戴清朝顶子,身穿清朝袍服,在高冠巍峨、锦衣束带的诸神中,显得格外“另类”和引人注目。因为他俩是有品诰的地方大吏,出巡须有“肃静”、“回避”牌和“咣当咣当”的马头锣开路,于是常常充当游神队伍前导。 潮汕沿海绝大多数乡村供奉“巡抚”爷、“总督”爷,有的有专庙,叫“抚督祠”,有的配祀在三山国王庙或武当庙、北帝庙、真君庙里。 “巡抚”爷、“总督”爷虽然已经位列“仙班”,但他们曾为百姓请命的事迹也应为人们记住。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