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甲申国变,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后,各种反清运动便随之而起。由种族的反抗到阶级的反抗,种种运动未有已时。特别是在中国南方,散在或逃亡到这里的明朝军政官员以及勋贵拥立明藩王为帝,先后建立五个旋起旋落、旋生旋灭的南明政权。这五个小朝廷都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使南方许多反清人士趋之若鹜。尤其是清朝中叶以后,清政府政治腐败,贪污成风,经济萧条,民生凋蔽,激酿民愤,地方反清会党应运而生,在闽潮地区,会党活动尤为活跃。三点会就是乾隆以后活动于揭阳的一个反清秘密组织。
  三点会原名天地会,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组织。清康熙十三年(1674)创于福建,不久,从闽、台等地发展至两广及长江流域,因“拜天为父,拜地为母”而名,后以明太祖年号洪武之洪字从三点而名“三点会”。再后,又以三点偏而不全,取其右旁“共”字含“合”字之义,故称“三合会”。
  揭阳地处滨海,毗邻福建,是三点会传播发展较快的地区,最早记载为1801年何阿常和李阿七倡办的天地会,联系80余乡,分成两股,每股2万多人,准备举事反清,为揭阳县令(后升任嘉应州知州)刘廷柟所镇压。何阿常被杀,李阿七被官军追至福建长乐后被擒获。在《曾国藩全集》第十四册《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中对这一史事有详细记载:“(时揭阳)莠民何阿常、李阿七倡为天地会,联八十余乡,分两股,各二万人。君(指揭阳县令刘廷柟)单骑赴贼中,以编查保甲为名,暗图其山川形势,出入门户,夜宿贼巢,示以不疑。嘉庆八年(1803)正月二日,(刘君)率兵讨何阿常。贼徒七千人,屯于赤岩头,我兵裁五百,去贼五里而营,夜闻吹螺四面。众哗曰:‘贼至矣’。君令曰:‘敢动者死’于弁中设子母炮,佐以鸟枪,近则发击之。?摇人与火,阒无声影,贼不知虚实,竟引去,旦日率所部登山,适会他军亦至,乘胜追奔。焚贼三巢,阿常投首,阿七闻之,益纠馀孽谋再举。君从健卒六十余人,四昼夜驰行九百里,追及长乐,擒之。”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揭阳地区三点会发展更快,榕城三点会首领为许细弟,会众有守城兵丁、衙役、小贩、码头工人和打铁、理发、搬运等工匠以及各门头流民打手,会众多时发展至六百人,该会崇祀“刘(备)、关(羽)、张(飞)”,首领称大哥、管所属组织,二哥掌财务,三哥主联络、交际。入会者必饮鸡血酒宣誓,并以拜坛先后排列辈份,会众联络使用暗语。新亨“三点会”成立于光绪末年,创会者为郑元帅(原名郑御清,新亨镇硕联村人),会众为邻乡数百穷夫勇汉,以凤奎寨为营垒。
  揭阳三点会会众,成份颇复杂,初时多为社会下层工匠、负贩、流民及江湖人物,良莠不一。至光绪后期,各乡豪绅势力、城镇把头以及社会上层人物也入会,掌握领导权,故其组织分布颇广,且有一乡村之房派各建组织,形成对立,常械斗滋事。
  随着各地三点会组织的建立,各地三点会纷纷开展抗清反贪官的活动。光绪三十三年(1907)初,驻城清兵三百多人前往新亨镇压“三点会”,会首郑元帅率会众全部歼灭来犯清兵,同年,会众又将下乡收税的清廷税官打死于新亨埠外;梅北三点会则经常与榕城会众勾联,常入城虏掠亲清绅贾,一时城内官绅大为震惧;在清官兵对三点会进行镇压时,以许细弟为首的榕城三点会会众盘踞埔田马硕村,与新亨之郑元帅、五房之纪亚开互相联络,多次袭击清兵。
  光绪年间,揭阳渔湖梅兜村武秀才魏造时,在当地三合会头目魏合想的介绍下加入三合会。不久魏造时被推为渔湖三点会“大么头”(大头目),他的书斋志远轩(今尚保存完好,且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揭阳三合会头目的聚会地方。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孙丹崖(渔湖人)、林守笃(磐溪人)经常到志远轩联络三点会会首参加革命军。后任命古沟村三点会首领张秉谦为都督。由张将郑元帅、纪亚开、许细弟所领导之会众编成民军,陈兵黄岐山,1911年11月11日,张秉谦率民军(多为会众)近两千人从西门入城,配合革命党人何子英、林守笃率领的由汕头商团扩编的两营民军,光复揭阳县城。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军阀势力扩张到广东各县,林守笃、张秉谦率会众围攻榕城袁世凯势力,事败后,林、张遭捕杀,纪亚开收集残部投奔军阀陈炯明。陈希愈、郑元帅、许细弟等会首则沦为土匪。1916年志远轩被袁军包围,魏造时和魏合想等头目多被捕遭害,揭阳三点会逐渐消亡。

你是本文的第1218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07-11-20
作 者: 吴爱珊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