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百零六日是清明”。清明和冬至都是祭祖的节日。清明是墓祭(扫墓)又称“过纸”。 建国前,潮城的墓葬分东西两畔,中隔韩江。西畔从葫芦山麓向西北面丘陵地带成扇面形展开,西至凤山,北至高厝塘,在此范围内的山丘,都是潮城西畔的墓葬范围,坟墓相当密,最密的地方是葫芦山背城一面,坟墓密密麻麻,重重叠叠,可说是满山都是坟。 东畔从笔架山麓向东南至黄田山,向东至河内的锡美村 (又称赤米埠),向北至归湖,向东北至文祠,在此范围内的山地,都是潮城东畔的墓葬范围。东畔的墓葬范围比西畔广,但坟墓密度很稀。 营葬于东畔的坟墓,都是富厚人家,请地舆师寻找吉穴,若吉穴一时找不到或是年山向不利,就将棺木暂寄于城北的明镜古寺或城西的竹林庵,待来年找到吉穴或山向对利时才下葬。 西畔的坟墓,若年年有子孙去扫墓,在祖墓碑上上红朱油,被“人”损毁的可能性就小,若无人扫墓,不几年便被人毁去,变成一块青草地。此种“人”,叫做“山土鬼”,终日在山上寻找无人扫墓的坟墓,毁坟为地卖钱。一些归国华侨清明上山扫墓,有的找不到祖坟,便是“山土鬼”造下之恶果。这是一种恶俗。 清明扫墓,要带姓氏灯笼。祭品有鱼肉和果品,蚶更是不可少之物。不带祭品只带香烛纸钱和朱油的,叫做“压纸”。 扫墓的过程,首先是清除墓地周围的杂草、小树和芦苇,然后用朱油在石碑上上朱油,年年如此,保持石碑字红彤彤。有带祭品的,就在墓前摆开祭品,在坟墓的土堆上披上黄白纸条,然后烧香、燃烛、烧纸钱,拜祭一番。通常都是行三跪三叩之礼。 扫墓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墓前吃蚶,吃后把蚶壳散落在墓前,表示“合赚”。扫墓完毕回来,到近城时就要把姓氏灯笼点亮,叫做“添丁”。若祖坟有多处,就在最亲的祖坟拜祭,其余各坟只“压纸”而已。此种情况,在西畔的坟墓是常见的事。 “立春五戊为春社”。自立春后第一个戊日至第五个戊日止,这段时间是上新坟扫墓的日子,叫做“过新社”,又称“过新纸”,须连续三年,下一年就可在清明扫墓了。老坟迁地另葬,也须“过新社”。 每年农历三月,潮州城里,举行一年一次的社会性扫墓,这就是“崔师爷扫墓”。 “崔师爷”,名荆莆,一生为幕僚,有功于民,卒于潮州。崔福德善堂祀之。 “崔师爷”墓在高厝塘破面虎山,每年扫墓之期,定于农历三月,日期由崔福德善堂求签择定(即定月不定日)。然后通知堂员于是日赶往墓地,执事人等则带齐祭品、用品及炊具等物,装成若干担从善堂出发,到墓地集合扫墓。以后,扫墓的队伍日益扩大,堂员的亲戚、朋友也可参加,久之,社会上的人,不管与崔福德善堂有无关系,都可参加“崔师爷扫墓”。 扫墓式由崔福德善堂主持,参加扫墓的人,都由崔福德善堂招待午餐。人们席地而坐,各找熟人聚餐,漫山都是为崔师爷扫墓的人,场面甚为热烈壮观。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春季踏青,也是乐事。社会上参加崔师爷扫墓的人,多达四位数。崔福德善堂在是日真忙个不完。此俗直至潮州城沦陷才停止。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