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下城是汕尾港内第一座建筑物,其始建年代可追溯至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以杀倭功授把总的陈聪创建坎下寨。明崇祯九年(1636年)又经明礼部都给事叶高标奏准,拨公款建坎下城,于翌年农历冬十月鸠工。经368年的风雨岁月,坎下城依然岿立于汕尾市西郊。 坎下城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面积7.2万平方米,有东门“永安”、南门“鸿海”、北门“拱极”、西门等四门。摩岩石刻诗文就在坎下城北侧的“欣白公园”内,现公园虽荒废,但摩岸石刻诗文犹掩映于夕阳荒草之中,令游人凭吊、诵读而生无限之感慨!

   民国初年,广东都督、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派军队驻守军事要地汕尾坎下城,并于城内创建粤军制弹厂。民国九年(1920年),新兴县籍的梁翰昭奉陈总司令之命,出任汕尾粤军制弹厂厂长之职,他见到厂后小山丘上林木蓊翳,巨岩垒垒,耸立环列于四周,颇具观瞻之胜,不禁大喜曰:“极富天然之公园也。”翌年,他发动全厂职工筹集兴建公园的款项。不久,陈炯明率领各位将领和社会名流视察坎下城兵工厂,梁厂长向其禀明筹建公园的设想,陈炯明大加赞赏,并带头捐款;手下将弁及各界名流见状亦纷纷出资,终于筹足建园的资金。

   工程于1922年竣工,公园的建设依石山的自然状态加以雕琢修饰而造,颇为壮观。梁翰昭厂长兴奋之余命名曰:坎白公园。坎白者,取之清乾隆二十一年,清政府在坎下城设置坎白场署(管理征收盐税的机构),后来有人又称“坎下城”为“坎白城”。梁翰昭还挥笔书“博爱”两字并用隶书作《坎白公园记》一篇,勒石以记云……

   坎白公园建成之后,成为厂内职工和地方人士的游乐场所。粤军总司令部和省政府不少幕僚是前清秀才、贡生出身的,他们游览时往往雅兴大发,索笔题下不少诗作。公园管理者将这些诗作请石匠镌刻于公园内的岩壁上,林林总总,又成为一道景观,这些摩岩石刻历经岁月风雨的侵袭和人为的磨损,有的漫漶不清,难以辨认。笔者在诗友黄锡霖先生的协助下,按年序录以存世焉。难兮人事与天工,奇石嶙峋树色葱。海甸全销秦霸气,庙堂犹拜汉英雄。十年冠剑怜奔马,一殿沧溟看跃龙。最是池莲香远处,草亭遥忆旧家风。

   落款是民国十二年广宁周奇湘题。此诗格调雄健,音韵铿锵。“海甸”指中国。“秦霸气”指清帝国入关时的霸气已荡然无余。“庙堂”,坎下城中有关帝庙。关帝者,汉英雄也。“池莲香远处”,当时公园有池名“莲池”,莲花开时,香气弥漫。奇石嵯峨古木青,公园芳郁点边城。天空海阔龙腾甲,浏览飘然块垒平。

   此诗为民国十三年东莞何笃生题。“边城”者,坎下城之谓也。“块垒”:心中郁结不平。诗人浏览公园景观之后,竟得消除心中块垒,飘然吟哦。

   山静榕成阴,园公所憩繁。具瞻希东尔,能否补青天?

   此诗为民国十三年春州黄伯龙题。“园公”句,谓公园为公众所有,所以前来休憩的人很多。末句取“女娲补天”之典。昔为城垣,今为游园。

   与众共乐,花开鸟喧。落款为民国十四年林勇中。依山辟地构园林,好景天然喜共临。怪石屹如奇虎搏,古松竟作老龙吟。惟伤劫后成残迹,遥想当时费匠心。借问昔年人在否?空余破垒傍荒岑。民国廿四年十月茂名杨爱周题。此诗写于陈炯明失败多年后,诗人闻名前来游览,坎白公园已荒凉成残迹。末句谓当年筹款建园的人已烟消云散,令人读后倍感惆怅。坎白城空瘴海天,荒园木石尚依然。昔时弹厂今何在?□□销沉已十年。陆沉岌岌悯神州,谁遣江山抱杞忧。国难未纾游兴浅,诗人也要赋同仇。

   民国廿五年春平远□□□题。这位平远县诗人于1936年春天前来游览坎白公园,正是日寇侵华封锁汕尾海面时。“瘴海天”、“陆沉岌岌”者,此之谓也。末句借“游”抒情,表达其爱国热忱。天□□□□□□,然动游悲坎白场。公家弹厂焚残后,园中景色已荒凉。

   民国廿六年孟夏新会林□□题。这是摩岩石刻诸诗中年代最后的一首诗,却残损最甚。从诗句中可悉粤军制弹厂遭到焚烧,谁人焚烧,无从知晓,因日军至1941年初才登上汕尾港陆地进行抢掠的,制弹厂遗存了16年的机械设备亦于此时被日军盗窃殆尽。

   以上摩岩石刻诗,反映了坎白公园及制弹厂的兴衰,从中亦可窥见汕尾地区的时代风云。从早期诗风豪迈倜傥、意气昂扬,到晚期诗作徘徊留恋、悲情盈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汕尾地区的历史,使后人读后迭生遐想。

你是本文的第1345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6-09-13
作 者: 叶良方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