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刊登了张道济先生《莅潮十三相》和李来涛先生《郑馀庆是贬潮第十四相》,深感二先生钩沉索隐,拾遗补缺,为读者勾勒了莅潮十相之外的另四相风采。近来翻读文史,觉得二先生尚有遗珠之处,因不揣浅陋,对南阳莅潮二相略作介绍。

                            尽忠南明的吕大器

    吕大器,字俨若,四川遂宁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授行人,后累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甲申(1644)之变,崇祯帝缢死煤山,明中央政权陷于崩溃;朱明皇帝裔胄在南方相继成立政权,以继明社。南京大臣议立新君,大器与马士英等议不合,自感身危,以吏部左侍郎乞休离开。当时西蜀苦于兵寇,道路阻隔,大器有家不能归,只得流离辗转,侍奉双亲侨居与潮州府程乡县(现梅州市)。著有《次梅集》,山河沦陷之感时托于笔端纸墨,世人称其为笔老情深。隔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建元隆武,召大器为兵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因道路梗塞,大器长途跋涉,费尽时日才到达福州。但不久汀州失守,隆武帝被杀。大器逃脱,与丁魁楚等拥永明王监国,以原官兼掌兵部事,统率西南各路军马。后行军至都匀府染病去世。

    程乡明属潮州,故大器也属莅潮侨寓。大器由南京辗转至程乡,又与程乡跋涉赴闽,途中应经过潮州其他属县,惜其事迹泯灭不闻。

                            以身殉国的邓士廉

    据郭伟川先生《邓士廉小考》,邓小平的明代八世祖邓士廉,字人麟,四川广安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授海阳县令,为崇祯末年最后一位海阳县令。

    南明弘光、隆武、鲁王监国等政权相继灭亡后,清顺治三年(1646),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称帝,改明年为永历元年,时驻广西梧州。后因广肇潮惠俱陷敌手,永历乃由粤奔桂。作为海阳令的邓士廉也追随前往,成为南明的忠贞之士,后累官至吏部尚书廉大学士。当时揭阳人郭之奇也追随永历帝于行在,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与士廉同朝为官。两人一为潮州人,一为潮州官,为国勤王,可谓志同道合。顺治十八年(1661)七月,由于受缅滇人所诱骗,士廉与其他41位大臣同时殉难。一个多月后,郭之奇也被交夷人(越南人)诱执,翌年慷慨就义。

    士廉在海阳县任上事迹无考,但他莅潮抗清,最终英勇就义,与郭之奇等烈士谱写了一曲忠贞不屈的壮歌。

你是本文的第1464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3-03-28
作 者: 周濯缨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