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牙”是揭阳市区的一个传统地名。它的最早得名时间,不太好说。至于它的方位与范围,则值得讨论。 以我所知,近人和今人专门探讨“马牙”方位者,有郑守仁和郑智勇诸人。郑守仁,字少白,椟松人,民国时代著名教育家。他因民国时期真理中学地盘纠纷事件发表了后来收入《行正文存》中的《揭阳郑族击败洋人侵略经过纪实》一文,最早具体界定“马牙”的方位:“椟松族人有祖遗产业沙田,由县城北门外瓜籽池口起,东向沿榕江南岸蜿蜒至鲤鱼坟止……其中与真理学校及牧师住宅相连之一段称为‘马牙’”。 大概正是缘于这一“界定”,在近代,凡在这一范围之内的建筑之物,类皆冠以“马牙”。如渡口有“马牙渡”,街道有“马牙街”等等。后来,因为马牙渡之串连北河两岸,衍生“马牙”南、北两渡口名称,再因马牙北渡口一带不断有新的建设成果出现,人们也就遵循惯性“就近”采用马牙冠名,于是如“马牙(车)站”、“马牙(汽车)售票站”、“马牙招待所”、“马牙市场”乃至南北走向,北端连接“海关大圆”的街路也称“马牙大道”,层出不穷。正因为渡口北区以“马牙”命名的地名日多,数量远胜于旧地,久而久之,让许多人以为“马牙”,就是北河大桥北端(大桥头)这个区域。关于这一点,郑智勇曾于报上发表《“马牙”北移说》以辩之,并说这段“马牙”转移的历史可以让人们窥见揭阳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侧影云云。世上总有陵谷变迁、沧海桑田的情形,马牙的“北移”也类于此。既然事物总在变迁,研究社会发展史者就理当以变化的观念、思维来加以看待,这样才能得出近于实际的结论。 “马牙”最早得名何时?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载,在清代乾隆时期所编《揭阳县志》上。也正是县志的一两条记载,使我对“马牙”的“定位”有着自己的感悟而写这篇短文。 见于县志的文字除“马牙渡”外,就是卷二《城池》一目的一段话:“崇祯五年,知县陈鼎新筑铳城二座,南坐观音阁边,北坐马牙罗家田界,后俱毁于寇。”这个“罗家田界”,以我的调查所得,就是现在榕城天福路南侧,北门关帝庙戏台后面的“重镇”地方。 “重镇”的全称是“弦歌重镇”,雍正《揭阳县志》县镇图中这一地方画一方框,内注“弦歌重镇”。说明到了清初,这个为海寇所毁的铳城,遗址犹还存在。及至到了乾隆末期编修县志的时候,它就变成《都图》一目中渔湖都的一个聚落(村名)了。确定“马牙”东西两端所在的郑守仁老人,也不止一次在文章中写到他的父亲郑秉枢先生建有住宅一所在方镇。这说明迟至清末,“方镇”地权仍为椟松所有。崇祯五年揭阳知县陈鼎新之所以要在这里建设“铳城”,因为崇祯初年,“海寇屡警”,以之扼守县城北门。但是这个驻守没有进入政府军队序列的,以地方武装为主力的铳城,很快就被海寇所摧毁,留下的仅是一个地名罢了。 乾隆县志记及的这个原属“马牙”的遗址,却向我们揭示了“马牙”南北特别是南的范围所在。它的平行的“北方”,就是郑守仁文章中提到的“马牙”西端界瓜籽池。也就是说,在罗家田上建构的铳城“弦歌重镇”,如果是“马牙”的南界(或者还继续向南延伸),那么我们就可以定位“马牙”的范围了——以今日的天福路为中心线,西起重镇、关帝庙、瓜籽池,东至真理中学、西头市场。这就可以补充郑守仁先生所作界定的描述,因为他只叙及东西两至而未及南北的纵深。其范围远远大于“马牙渡”这个“圈子”。 诚然,如同郑守仁所说,这片地方历史上是“沙田”,即从河滩围垦的滩涂地。所以它是一片地方而不仅仅是沿河一线地方。 至于名称之为“马牙”,可能缘于历史上曾是与马有关的集市之所。旧志载城东原有马道,为生童习射之区,但因地促,“马射不能三矢”,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县刘业勤移至榕江书院后,并建有马王庙为“配套建筑”,不知与“马牙”地名是否有关?以北门外瓜籽池为核心的物资集散地,在明末的交易就已十分活跃,这是翻阅一下旧志的相关记载就可了解的。也许就是这一时期,“马牙”的实体和名称就已出现,及至清代,范围得到扩展,已经由点而成为“面”。所以保持这片地方的“马牙”之名,有利加强对于揭阳社会、经济历史的集体记忆。“北移”的“马牙”,倒是没有这个历史这个内涵而只是名称承用,意义不大。因此十年前市区地名讨论确定的时候,我曾主张从北河桥头北端至与锡场交界处即原来揭丰公路这一段,可以取名“蓝田大道”,但后来确定时,主事者把蓝田大道之名放在华南大酒店前这一东西走向道路上,而北河桥头至“海关大圆”(平交),则取名“马牙大道”,加上旁边有个“马牙市场”,这就愈让“马牙”北移“站住了脚”。 是否应该正本清源,应是博识者和执事者可以考虑的问题。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