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进入了晒客时代,一些网友过去爱晒工资、晒账单、晒男(女)朋友等,后来更发展到晒自己。他们中的发烧友目前形成一个群体,被称为“晒客”。“晒客”一词源自英文单词share(分享),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与人分享的网友。无论是自己的喜怒哀乐,还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喜欢,他们都会拿出来“晒”。

    其实,“晒”时代并非今天才有,潮俗七月七就是一个“晒”俗,清代潮汕各县志对此也多有记载,如清乾隆《普宁县志》云:“七月七日,曝书籍、衣裳。”清乾隆《揭阳县志》载:“七夕,晒衣。”清光绪《潮阳县志》也说:“七夕晒衣。”

    这是因为夏季特有的炎热阳光,促成了晒书、晒衣习俗。现代的科学报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线具有杀菌的效果。因此当这天到来,家家户户都将家中的书拿出来曝晒。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得乖乖遵命回朝。

    历史上一些名人,按世俗的眼光,就是用另类的举动来标新立异,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唐朝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

你是本文的第80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1-08-12
作 者: 王伟深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