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地朋友曾问我,潮汕人说饮茶为“食茶”,称饮酒为“食酒”,是不是很“潮汕”?

  实际这“食茶”“食酒”不是“土”,而是既古且雅。我搬出清代一位名人来说明。一位名人叫梁绍壬(字应来,号晋竹,钱塘道光举人,官内阁中书),他在《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食酒》中这样说:

  有圜阗子作日记册云:某日买烧酒四两食之。人遂传为笑柄。于定国传曰:“定国食酒数石不乱。”柳子厚序饮亦云:“吾病痞,不能食酒。”则酒之言食,其来有自。

  从这段话来考证,可知潮人之称“食酒”“食茶”,其由来久矣。

  潮人食茶,按惯,第一冲就是让给长者、贤者,主人一般不喝。这是敬老尊贤的美德。如果有一主三客在品工夫茶,而茶杯只放三个时,你可看到一次次谦让的场面。“食茶”之声,此起彼伏,彬彬有礼,构成一幅谦让、和谐的景象。这种“食茶”的风气,在外地人看来,是够新鲜的。外地人喝茶,大多是人手一大杯,各喝各的,井水不犯河水,没这种“让茶”的程序。

  本来工夫茶的“茶具四宝”之一是紫砂茶壶,近年来,很多工夫茶客嫌紫砂壶要换茶叶太麻烦,干脆将茶壶换成带盖的瓷瓯,紫砂茶壶变成架上的玩物。这瓷瓯也是古已有之,不过,在以前是用来作茶杯用,而不是用来泡茶的。

  我们看历史故事电视剧或读历史小说时,经常可看到“端茶送客”这一场面。

  所谓“端茶送客”是这样:某一位下吏参谒上司时,佣人会在宾主面前各放盛在瓷瓯的茶一盏,这茶并不是用来喝的。一旦主人端起瓷瓯,佣人即知是下逐客令,连忙高呼“送客”。这是封建社会官场中的一种惯例。假如下吏仍喋喋不休汇报工作或拍马屁,或者主人另有急务,或者不愿意再听下去,因此,主人茶杯一端,表示“接见”结束,送客走人,倒也干脆,尽管这有些不礼貌。但也提醒来访者,要言不烦,清楚简洁。从这一点上说,也有一点好处。

  当然,这样礼俗,仅限于上司接见下属,在平时亲友的交往中,则没有这一套。                

你是本文的第572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10-06-11
作 者: 孙淑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