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那年,我随父母从樟林到饶平大港乡给外婆拜年。辞别时外婆和妗母都不让我走。说过几天便是元宵节,乡里热闹得很;还说表兄挑选我元宵节晚上陪表嫂到大宗祠祭祖。本来我就想赖在外婆家,她们这么一说,我就更不想走了。直到现在,我还感谢外婆和妗母的挽留。要不,我此生就会错失一次见识大港乡闹元宵独特习俗的机会了。

    元宵节这天,我什么地方也不想去,呆在家里,不时跑去表兄家问几时动身。好不容易挨到日落西山。吃过晚饭,妗母为我打扮一新,带我来到表兄家。表兄一家大小将我视如贵宾般迎进家里,那近乎殷勤的客套使我无所适从。我不管他们那一套,径直跑进表兄的房间。哇!表嫂不知什么时候已化好妆了,静静地坐在床沿上。只见她头戴文明帽,穿桃红上衣,配百褶裙,足穿绣花鞋——其穿戴跟她数月前当新娘时一模一样,在柔和的灯光下,简直比舞台上的戏子还漂亮。

    我们终于出发了。我提着红灯笼走在前头,后面是手提“花篮饭”负责领队的大姨妈,接着便是被妗母和邻居花姑左右搀扶着作羞羞答答状的表嫂。

    未进入大宗祠,我已被外面的热闹情景吸引住了。平时空空荡荡的祠堂前广场,这时星罗棋布般出现许多卖小食的摊档,每个摊档前都围了不少人。正对祠堂大门不远处,一棚“纸影戏”正在热演着,戏台前人头攒动。整个广场,灯光闪烁,如星汉散落人间;吆喝声、叫嚷声、锣鼓声、欢笑声交织成一片。当然,人群最为集中的地方还是祠堂的大门两侧,所有有利观看的位置,都被村中一帮中青年男子占据,他们都是冲着看新娘而来的,一双双直勾勾、火辣辣的眼睛,直看得新娘们把头埋得低低的。

    踏进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的祠堂里,气氛与外面迥然不同。但见烛光摇曳,香烟绕梁,一派肃穆庄严景象。在正厅中央,十几张漆上红漆且系着桌裙的八仙桌在神翕前有序排开,上面摆放着三牲、品、饼食、水果等供品。表嫂在案前虔诚地跪下来,一拜再拜,口中还念念有词。大港是个大乡,有数千人口。当晚到大宗祠祭祖的新娘真不少。一个个打扮得如天仙般的新娘款款而来,又袅娜而去。一时间,大宗祠里美女云集,蔚为奇观。

    这是流行于饶平沿海一带的独特习俗。元宵夜,所有在夫家过第一个元宵节的新娘,都要穿戴上结婚当天的服饰,由亲友相陪到大宗祠祭拜列祖列宗。平时妇女是不可随便进入大宗祠的,元宵节晚上却是例外,于是妇女们颇觉扬眉吐气。相反,当晚除了上了年纪的老翁和提灯笼的男童外,青壮年男子一概被拒之门外。男人们自然不甘寂寞,趁机集结于大宗祠大门口,观看人家的新娘,评头品足,比较着谁家的媳妇美。渐渐地,这一习俗便演变成元宵节赛新娘了。然而,这篇小文所记的一切,如今都早已成为历史了。

你是本文的第69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0-04-01
作 者: 陈为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