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功夫茶通俗谈② 最新 图1张
   潮汕人饮茶史虽悠长,但饮“功夫茶”却是后来的事。宋、元代以前,饮茶的用茶,多为经半发酵制成的饼状茶。如宋真宗时的龙团、凤饼和宋仁宗时的小团茶,就是当时的名茶。饼茶须放在水中烹煮,方可饮用,后来饼茶才为散茶所代替,只需煮好开水冲泡便可饮用,即我们现在的饮茶方法,而在宋、元时冲泡饮茶的却很少,这说明在元代以前,潮人饮茶应为“不功夫”茶,作为喝“功夫茶”,则应是明代的时候。因为功夫茶只能用乌龙茶作为用茶。其他茶类概与功夫茶无缘,只有乌龙茶才能冲出正宗地道的功夫茶。据记载,明朝时,福建武夷才创制了半发酵青茶——乌龙茶。随着散形茶大量炒制,还有功夫茶具中的关键角色,江苏宜兴紫砂陶壶也是这时才开始盛行,且器具也更为精细。于是,在福建的泉州、厦门、漳州和我们潮汕一带,人们开始考究品饮乌龙茶的艺术,而以潮人“投闽茶于壶内冲之”,并对其特别讲究,正如后来《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中所说:“中国讲求烹茶,以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从而发展为“功夫茶”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茶道。所以“功夫茶”茶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代。
  关于“功夫茶”名称的由来,则众说纷纭,有说是茶叶的名称,例嘉庆的《澄海县志》风俗篇为证:“……嗜茶,以武夷小种为主,炼焙次之,工夫,中芽又次之,安溪为下。”这里“工夫”是指茶叶的名字。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陆延灿所著《续茶经》也把武夷岩茶中品质优良的称为工夫茶。《续茶经》在转引的《随见录》中有云:“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因为制作出优异品质的岩茶,需要精湛的技艺,还要耗费极多的精力和时间,故其茶得名工夫茶。但更多人认为,“工夫茶”先得名于茶种,而最后得名于茶艺,在后来工夫茶并非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工夫,是其茶道备极考究,很有“工夫”(精善、技艺的意思,现代汉语多写作“功夫”)故有“功夫茶”之称。又以潮汕地区及周边地区所特有,因此“功夫茶”前冠上“潮汕”两字,称之“潮汕功夫茶”。
  近代《辞源》注释“工夫茶”这条名词,把工夫茶解释为“广东潮汕地方品茶的一种风尚”,并引用于清代嘉庆六年(1801)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潮嘉风月记》是最早把“工夫茶”专指为品饮程式的文字记载。至今各种类书辞典中的“工夫茶”的解释,例皆据此阐说。但最早从用具和冲泡法谈及功夫茶的文字记载,则可追溯到清代乾隆五十一年(1786)诗人袁枚《随园诗话》中描述他喝功夫茶的情景:“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遂抿,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芳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这就是前人品饮功夫茶的具体记载。而其记载功夫茶程式与今之流行程式几近一致,因此可见,至迟乾隆年间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方法已形成规范。至光绪十年(1884)稍前,江都张心泰来粤,在《粤游小记》写道“潮郡尤尚工夫茶,以鼎臣制胡挑大宜兴壶,若深制寸之杯。用榄核炭煎汤,乍沸泡如蟹眼时,以之瀹茗,味尤香美。甚有酷嗜破产者。”从中可见品饮功夫茶在清中后期的潮汕已渐次普及,并开始成为习尚。因此,潮汕功夫茶被视为一种风俗、一种文化现象应盛于清代,后又更臻炉火纯青。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翁辉东撰《潮州茶经。工夫茶》则以对茶的品质、取水、活火、茶具、冲法、品饮等作了全面、详尽的记述,这是对潮汕功夫茶俗基本特色最完整的概述。此风至今沿习不衰,形成潮汕人引以为荣的高雅文化景观。时至二十世纪的末页,潮汕茶界专家学者又对功夫茶历史进一步探讨研究,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总结润色,把功夫茶从茶艺提到茶道进行系统表述。从而使潮汕功夫茶名扬海内外。张华云把《潮汕工夫茶道》归纳为“和、爱、精、洁、思”五个字,曾楚楠称《工夫茶道的核心——和、敬、精、乐》,陈香白在《潮汕工夫茶概论》中努力发掘潮汕工夫茶的历史传统文化精神,指出了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潮汕工夫茶的实质为三位一体。专家学者们让品茶与文化结合,从而把潮汕功夫茶推向茶文化高峰。时至今日,由于潮汕功夫茶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特有的魅力,在茶文化史上的特色地位,潮汕地区的品茶习俗已被世人视为功夫茶品饮艺术的代表。  

你是本文的第1114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09-06-26
作 者: 黄少波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