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就从现在差不多已被人遗忘的舂碓说起吧。舂碓,就是舂稻谷的器具,由臼和碓两部分组成。臼多为石臼,外方内圆,内径一尺有余,一般要斜埋在地下。碓,潮州音读“对”,是一种脚踏驱动舂米的锤子。碓其实是古人利用杠杆原理发明的省力工具,方法是将厚木板架在由两根石柱固定的支点上,长端连着碓杵,人往短端一踩,碓杵就会跷将起来,然后脚一松,碓杵就会硒进石臼里去舂米。这样舂上一二干下,一斗约15斤左右的一臼米就算舂好了,糙米变成了白米。 奇怪的是,舂米这种繁重的活计,潮汕人历来将其当成是家务而不是农活,因此都由妇女包揽了。这就引出了一首流传久远的潮汕民谣: 臼头舂米伤着腰,夫婿听知吁吁潮; 寻无乌鸡来补腹,寻无杉板来押腰。 臼头舂米伤着脚,夫婿听知走来哈; 寻无乌鸡来补腹,寻无杉皮来押脚。 现在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首创人工栽培水稻的国家,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碳化稻谷有7000年左右,而湖南澧县八十趸遗址出土的栽培稻谷距今约8000-9000年。在这漫长的食稻历史中,舂米与炊烟一样是人类居所的一道风景。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西风东渐,碾米机出现了,机械碾米才取代了人力的舂米。根据有关记载,中山最早出现碾米机是在1912年,由一位刘姓旅港商人购进石岐,取名“卫生米机”。潮汕的碾米机出现的时间更早,因为早期两位最著名的海外潮商高楚香和陈黉利,都是以经营碾米业发家的,时间是在1871年前后。不同的是潮汕人将碾米机称为“火砻”,以示与传统“石砻”的区别。有关潮人在泰国等地的火砻业,以后我们再另文专述。 《臼头》这首潮歌,描述的是一位疼爱妻子的丈夫,为因舂米受伤的妻子寻医间药并着急的情景。在歌谣中,“寻无乌鸡来补腹”重复了两次,因此乌鸡显然比用来押腰的杉板或用来押脚的杉皮更为重要。但这不奇怪,以前的农村妇女如果不是坐月子,就想用鸡甚至是乌鸡来补腹,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里所说的乌鸡,又称泰和鸡或竹丝鸡,原产地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的武山,是一种著名的药用鸡。《本草纲目》将其列为滋补健身的上品,称“泰和老鸡,甘平无毒”,“益产妇,煮食饮汁,亦可捣和药丸”,用乌鸡和药制成的“乌鸡白凤丸”是著名的妇科良药。 现代医学证实,乌鸡富含黑色素,氨基酸与微量元素比普通鸡高出很多,因而常被当成药膳补品的主要原料。经典的乌鸡汤,一般都会仿照乌鸡白凤丸的配方,下些黄芪、沙参和一点当归。我以前在吉安市吃到的乌鸡汤,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做法。 不久前我在大林苑品尝到一个推陈出新的药膳,用的是所谓“黑五类”,即乌鸡、黑虎掌菌、黑松露、黑木耳和乌豆。但觉香气浓郁,滋味淳厚,吃者都赞叹不已。这让我想到了《臼头》这首民谣,也引出了上面这段米话和鸡话。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