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个话题主要是从俗语反映人生礼俗,这一节专门谈是从俗语看潮人家庭观念的问题。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对也是实施伦理道德最基础的单位。中国传统的观念十分重结婚成家,因为婚礼为礼之本,人伦自夫妻始。《礼记·昏义》提到:“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日:婚礼者,礼本也。”可以说,社会伦理道德大多是在婚姻中得到贯彻,因此,选婚择嫁,在潮汕地区历来是十分重视的。 在以前,潮汕地区传统的婚姻方式的主体是包办婚,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把一对素不相识的男女牵在一起,但男的一方是好是坏,是俊是丑,对女方全是一个未知,所以她们无不寒心地说:“姿娘吊桶命,是好是劫全未定。” 当然,在择亲的时候双方均比较谨慎,务实的潮汕人多注重人品、性格的相合,而不是只凭看上对方的家产。潮汕俗语十分生动的比喻成: “爱鬃孬爱髻,爱人孬爱货”。 潮汕人特别强调家庭和睦,夫妻恩爱。这对于夫权主义较为流行特定历史时期,它的现实性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如“夫妻唔同心,无钱买灯蕊”,如果夫妻不把劲往一处使,共同奋斗,艰苦创业,那么这个家肯定穷得叮当响。夫妻之间要相亲目爱,相敬如宾,所谓十世修得同船渡,千世修得同床眠。潮汕俗语通俗地说:“爱奴着刻苦,爱翁着落工”。对于那些动辄打老婆,人们都鄙夷地说:“拍嫲唔成祖。”甚至说: “拍嬷土蛮牛。把殴打老婆的人比喻成一条牛了。 如何教育好孩子家庭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为家族带来荣誉和声望。潮汕人很朴素地认为:要教好自已的孩子,首先是父母要 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每一个家长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初的教育就是模仿大人的一切行为。所谓“大人砌墙,孥囝学样”,“大无好样,细无好相”,“父母严条,孥囝粗枭”“父母斗咬,孥囝相捞”,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育应该从小抓起,如果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期,再教育就太迟了。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惜多次搬迁,最后到了一个适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地方才放心。潮汕俗语说“教囝婴孩,教嬷初来”,“细时唔熨,大时熨出骨”也是这方面的经验。 “细时唔熨,大时熨出骨”,是用来比喻小孩子如小时不长大后养成坏习惯再改就难了。这个俗语来源于揭阳一前有一老汉,单生一子,十分怜爱,儿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向惯着他,全不管教。儿子长大了,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而老汉还一直不忍心让儿子受苦。这儿子慢慢地学坏娼、赌博、盗窃,什么坏事都干,把家里的财物和田地殆尽。 老汉一气之下,告诉族长,声明不认他为子,将他赶出家子被赶,只好当了乞丐。大家见他年纪轻轻,不寻生计而做了乞丐,都不愿施舍给他。他到处受人白眼,这才后悔起来。 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适逢边疆紧急,朝廷派人下来招兵买马,他便投军入伍,上阵杀敌。由于他经过一场挫折,大有悔悟的表现,因此杀敌十分勇敢,立了战功,被提升为都头。战事停了之后,他便请假回家。这儿子浪子回头,而且得到一官半职,荣祖耀宗,合村的人都十分高兴,便备酒席接风。 三天后,儿子特命人请了一台大戏来乡里演出,祭拜祖先,以显荣耀。祭祖先的这天,儿子在大厅中间放了一个大水缸,旁边放一支小青竹和一支较大的绿竹。当众乡亲到齐之后,他便请父亲来到水缸旁边,叫父亲把那支小竹扭弯放进缸里。这时,父亲虽然年迈,但小竹轻轻一扭就弯,即放进缸里。儿子接着又叫父亲扭弯那支较大的竹子。父亲出尽力气,虽然把竹扭弯,但是这支竹的中间骤然暴裂了。这时,儿子流着眼泪对父亲说:“父亲,你虽然疼爱我,但是如果从小就对我严加管教,我就不会像这支竹一样暴裂了,也请父老乡亲以此为鉴,管教自己的子孙。”这时,乡里父老都感动万分,莫不称是,父亲更是老泪纵横。这就是“细时唔熨,大时熨出骨”的典故。 教育孩子,还得花上本钱,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孩子教育投资的重要性,纷纷地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钢琴、学舞蹈、学美术,这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潮汕人一个朴素的生活哲理:“布唔破,囝(不会)(敖力)”。 “布唔破,囝(不会)(敖力)”,意即“不裁掉几匹布,孩子成不了好裁缝”。囝,俗写作“仔”,孩子;(敖力),聪明能干。 相传潮州府城里有一户人家,想让孩子学门手艺以后可以立身谋生。俗语说:“百两黄金,不如薄技在身。”刚好隔壁邻居是开缝衣店的,便让孩子向裁缝拜师。裁缝满口答应,便让他在店里干些下手活儿。过了几个月,徒弟觉得缝纫没啥好学的,便提出来要学裁剪。师傅说:“要学剪裁,得跟你父母商量商量。”徒弟回去跟父母一说,父母自然同意,学会裁剪,便可以自立门户了嘛。裁缝没说别的,只提出一个条件,凡是学徒学习过程中剪坏了的布料,由其父母赔偿。这对父母让孩子学艺心切,便满口应承,谁知几天下来,这徒弟的剪刀不太听使唤,不是剪歪了就是剪短了,赔了人家好几身衣服的料子。这下子,他的父母才急了,忙问裁缝师傅怎么回事。师傅笑说:“布唔破,囝(不会)(敖力)嘛。”此后这句话便传开了,成为不投资就学不成艺的谚语。 祈望多子、多福,是中国人的传统心态。在传统的伦理观念里,结婚就意味着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延续家庭香火。在许多流行的民俗活动中,还包含着这种意蕴。有一些地方,新娘下花轿后不能脚沾土地,要踏在人家铺在地上的袋子上,一个接一个地走下去,叫“传宗接代”。新婚礼仪中,少不了有花生,意指花着生。有石榴,意指子孙满堂。 潮汕地区也有此俗,普宁人在回赠男方送来的聘礼中,除了糖果外,还送上春草二棵,谓草头结发,猪头一个,谓之同心,五样种子,意思是五子登科,香蕉若干,意思是招子成行。 有的地方流行着婚嫁歌,就是彩轿来到夫家门口的时候,要跨过门槛底下一堆燃着的“火烟”。进门后,要在“青娘母”的陪伴下,与新郎吃“合房圆”,进洞房,上厅堂给长辈、平辈端茶行礼等。这时,青娘母就在旁朗诵祝颂歌辞。例如“开轿门,跨火烟”歌二首: 手牵阿娘跨火烟,夫妻偕老二百春。 金马上堂玉堂客,五代同堂公抱孙。 火烟踏毕步再移,轻轻迈步入房边。 梦得明年得贵子,双双贵子读书诗。 金莲移步踏火烟,夫妻偕老百年春。 儿孙金马玉堂客,五代同堂孙抱孙。 进房歌 阿娘玉步进房中,琴瑟和鸣早得男。 夫荣妻贵同偕老,子子孙孙掌朝纲。 佳人进步洞房边,好像唐朝郭子仪。 七子八婿来庆寿,儿孙个个穿锦衣。 新娘移步进蟾宫,鸾凤成双得和鸣。 老君送来麒麟子,代代儿孙做公卿。 这些歌谣以及这些习俗,都反映了一个心愿,多子多福,子孙荣耀。这是产生于农业社会的一种典型心态,为了养儿防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这种传统观念正在改变,优生优育,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反映在潮汕俗语就是:“多子多弯虔,独子闲过仙”,“好仔免用加, (多的意思),加囝饿死父”。民间也流传一个故事,来作为这一俗话的佐证。 “好子免用加,加囝饿死父”,意思是子女多了,有时互相推诿,反而没有赡养好父母;孝顺的儿女,只要有一个也就够了。又引申为办事的人,多了有时反倒耽误事,而有时一个能干的人就能够将事情办好。 民间流传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他有29个亲生儿子,还收养了一个,共有30个儿子。他一生辛辛苦苦,积蓄了一点产业,购置数百亩良田,儿子们全都娶妻成家了。老人心中十分宽慰,想:“自古以来多子多福,儿子们都成家了,这下子我可享清福啰。” 俗语说:“树大分权,仔大分家。”老人给儿子们分了家,自己便轮流到各家吃饭,俗称“食伙头”。分家后第一年除夕,老人闲坐着等儿子、儿媳们来请他去吃团圆饭,心想看看哪一个儿子最先来请。大儿媳手脚不够利索,等到她办完一桌年饭的时候,天色已晚,她对丈夫说:“妯娌们手脚快,阿爸一定早被弟妇们请去吃饱了,我们自己吃吧!”这时老二想:“刚分家,又是头年过年,父亲一定去长房那里吃年饭。”几乎每一个兄弟都不得这样想,于是,都没来请父亲去吃饭。老人等呀等,29个儿子、儿媳连个影儿都没见着,不禁又饿又气。这时,老人的最小养子,因赶集卖猪肉回来得晚,匆匆忙忙办了一桌饭菜,请老人去吃。老人见养子情真意切,又见他为生计而操劳,不禁又爱又怜,便跟他去吃饭了。第二日是正月初一,老人把所有的儿子、儿媳们叫在一起,把村里的族长也请来。他长叹一声:“好囝不用加,加囝饿死父。”诸儿子、儿媳这才知道父亲昨晚上差点连饭都吃不上,都羞愧得不得了,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于是老人请族长主持,喝令亲生儿子每户退出一亩田给养子,作为供养老人的粮田。 从此以后,老人的感慨之言便世代相传,成了潮汕人的养子格言了。今天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正好与此谚相同。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