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版的“主打稿”是曾广锡采写的《汕头工艺美术再展风采》,读来令人感奋。在全省行业权威性艺术评选中,我市送展作品23件,被评定精品的就有14件,其中还获得2金6银1铜奖项的佳绩。这般可喜可贺的业绩说明了一个问题:汕头市工艺美术业的薪传火种越传越旺起来了。

    潮汕工艺美术业曾在历史上很长时间辉煌过。它源远流长,承传岭南古越族人的原始艺术,是中华手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潮汕三大经济支柱之一,1960年代,汕头地区的女劳力从事工艺美术业者达到70%以上,1980年代前半叶,工艺美术业仍是汕头地区出口创汇的“大哥大”。然而,时过境迁,在世界文化日益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潮汕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式微,不少艺种灭失或濒临灭失。2002年国庆节,汕头市一个社区举行较大型的社区文化活动,找我帮忙组织一个小型的潮汕工艺美术展,这在20年前并不费劲的事当时竟办得十分艰难。我由此有感而发了几篇短文,竟遭同行反驳,说道当今潮汕每年的工艺出口额并不比1980年代少,其中最引以为得意的例子是澄海的玩具销售。我的同行举证的数字我估计不会错,错的是他把“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的概念混为一谈了。“现代工艺”的文化含量不能与传统工艺同日而语。潮汕传统工艺是潮汕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烈地体现着地域人文的特点和人文的色彩。留住潮汕的传统工艺,就是要留住潮汕文明的记忆,留住潮汕文化的根,以潮汕的优秀传统文化来维系潮人的自我认同感和一种根的感觉。

    所幸,随着国家《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和《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的颁布实施,汕头传统工艺美术业又迎来了再造辉煌的时代。2004年和2006年,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和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联手组织我市工艺美术界参加了第一、二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共取得了2金7银11铜24优秀奖项的优异成绩。此后,佳音频传。

    幸中之幸的是,汕头市有一批耐得住寂寞固守艺术家园的艺术家。其中如在这次大展作品夺得金奖的石雕艺术家袁六昌,在石雕艺术园地上耕耘40多个春秋仍不言休,宝刀未老。在这次大展中作品同样夺得金奖的微雕艺术家陈建全,身怀绝技而10年前还蜗居在乡村破屋。其老父亲对着我摇头叹息着说:“建全为了这门破艺术而放弃了前景大好的生意,甘愿受穷。”在这次大展中作品夺得银奖的内画艺术家赖乙宁,自从1972年师从吴松龄大师学艺以来,画笔一直没有撂下。他的一位亲戚劝他:“别傻干了,改行吧。像你这样高智商的人,随便干哪一行都比这赚钱容易。”他累了,厌烦了,扬声应道:“我真不想干了!”手一扬,把执着的画笔扔了。可是还不到3分钟,他就赶紧把扔了的画笔拾起来,对亲戚说:“不行!这技艺可是我一生的心血呀!”在这次大展中作品获得银奖的木雕艺术家何汉林,曾广锡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遗憾的是身怀高超技艺的何汉林,却因为没有经营的平台及缺乏资金,一筹莫展,仅能够用其技艺换取低微的工钱。如手头正在雕刻的一件新作品,需要花费两个月时间,甚至连晚上也要搭上,包括原材料在内也仅是四五千元的收入。但是,作品一经他人转手,附加值甚高。如此境况,令人为之叹惜。然而,何汉林仍痴心不改,为了父亲传授的这门技艺不致失传,仍默默无闻执著追求,耕耘不止。”

    袁六昌、陈建全、赖乙宁、何汉林、魏惠君、黄荣浩、曾粮……是汕头传统工艺美术复兴的脊梁,没有这批人,汕头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将是一句空话。

    汕头传统工艺美术业能有今天的良好局面,离不开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业内人士说,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高级工艺师曾广锡是汕头工艺美术界的“伯乐”。的确。澄海青年黄荣浩,跑到外地学玉雕,拚搏有年,终于艺成业成,曾广锡如获至宝找到他,请他加入汕头工艺美术界和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大家庭,帮助他营造工作环境。汕头市有了一个玉雕新秀,在这次大展上,他两件作品均获银奖。曾粮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世家。20多年前应聘到汕头一家彩瓷企业当技术厂长,谁知好景不长,工厂关门了,曾粮正在徘徊之际,曾广锡代表汕头工艺美术界向他伸手友谊之手,留下了一个陶瓷美术艺术家。曾粮,已经为汕头市争来了不少荣誉,也为汕头市的彩瓷业注入新的艺术元素。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赘述。通过这些例子可以说明:艺人相重,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传承发展传统艺术的重要因素。汕头工艺美术,辉煌尚未到来,同仁仍须努力。

你是本文的第1084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8-10-12
作 者: 鄞镇凯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