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愈《杂说》中有一句话“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当年,姚璇秋如果没有被“伯乐”发现,也许一生只能与女红相伴。1952年夏天,正顺潮剧团到澄海县城戏院演出。一天,该团的负责人郭石梅和陈炳光外出从一乐社经过,忽听见里面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唱着潮州曲“王金龙命中不幸……”。两人钻过人群,看到唱曲的是一个亭亭玉立、两眸含神、蛋形脸庞的小妹仔。看到这么一个理想的戏胚子,郭、陈两人会心相视。待回到戏院,即到票房打听唱曲妹子的情况。说来也巧,售票员正是妹子的邻居,便向他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原来妹子叫姚璇秋,本是书香后裔,可是抗日战争期间,澄城沦陷,家境衰落,父母相继去世,留下两男五女一群孤儿。姚璇秋是细妹,垂髫之年便到火柴厂当临时童工,两个哥哥在救济院办的潮州戏班拉弦唱戏。1949年10月,澄海城头飘起了五星红旗!她和两个哥哥被城关镇有线广播站聘为“广播友”,为广播站播唱一些配合时事的演唱节目,姚璇秋兄妹十分卖力。可是“广播友”是义务的,没有经济报酬。两个哥哥便凭着能拉会唱的技艺,带着学唱了几段潮曲的妹妹姚璇秋,为药房推销药品。兄拉弦、妹唱曲,招徕过往行人买药,以此解决每日的温饱。
听完介绍,两人喜不自禁,马上买了两张票,托售票员送给姚璇秋,并约她来看戏时提前到后台晤面。当晚,姚璇秋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戏院。陈炳光问:“你入班来学戏好吗?”姚璇秋脱口而出:“未知岂能学得来哩。”陈炳光说:“你把今天在乐社唱的那段曲子再唱一次好吗?”姚璇秋虽然没有登过戏台,但卖唱的经历使她的羞涩感很快消失,在椰胡过门的引导下,她从容地唱了起来,在场的几位师傅一边听曲、一边会意地点头。 第二天,陈炳光打电话到“潮汕戏改会”,报告发现姚璇秋的事。经过一番周折,1953年4月,姚璇秋穿着一件花布衫,提着一个网兜,脚穿一双红皮木屐,跨进了潮剧的门槛。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