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3厘米左右,厚半厘米,圆形,浅黄色或乳白色,单面有凸起的汉字,汉字周围围绕着放射状的花纹,口味甜,有浓郁葱香,口感软中带韧,五六个一组叠成圆柱形,外包白底红色图案的包装纸。谁能猜到这一外形酷似一枚硬币的食物是什么?它就是“潮汕八大传统名产饼食”之一的“海门糕仔”,与贵屿饼、达濠米润、山浦酥糖等齐名。然而,虽然现在老一辈潮汕人依然怀念并对“海门糕仔”等传统美食津津乐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食物品种推陈出新,“海门糕仔”等已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很多年轻人对潮汕传统的名产美食已一无所知。

    美食制作经十几道工序

    近日,记者来到潮阳区海门镇采访,在该镇莲峰二路的一家糕饼店里看到,糕饼师傅将的糯米粉、糖浆和“葱珠”(葱油)倒进一台搅拌机里,开动机器大约20分钟后,搅拌机“吐”出一大团糯米泥,一股混着葱油的香甜气味顿时弥漫全店,让人闻之不禁垂涎。糕饼师傅抓起一把糯米泥往一条一尺来长、有10个模腔的木质饼模填充,随后用手一摁,用铁板刮去边角余料,用根木棍轻轻一敲饼模,几块小巧玲珑的糕仔便应声而落。糕仔上分别有“美”“味”“清”“香”、“可”“口”“甘”“甜”等汉字,显得十分小巧别致。

    糕饼师傅名叫傅万洪,祖祖辈辈都是制作海门糕仔的师傅,至今已是第五代了。他自己也是从几岁开始便跟着父亲学做糕仔,一做就做了几十年。“你们刚刚看到的糕仔制作方法很简单,但其实要从生糯米制成现在的糕仔,起码要经过熬糖浆、炸‘葱珠’、搅拌等十几道工序,花上十几二十天的时间。”傅师傅很健谈,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侃起了“糕仔经”。“首先得精选新鲜的糯米,把糯米混着细砂一起放进铁锅炒熟(即潮汕俗称的‘鼎’),再用筛子把细砂筛掉,把糯米辗成粉状。而此时的糯米粉还不能马上用来制作糕仔,至少还得在湿度适中的环境下存放半个月后才能用。最后一道工序你们刚才都已看到了,非常简单,不过有一点注意,在把那些泥状摁进木模时还得讲究手法和力度,否则制作出来的糕仔会又松又脆不成型的。”

    据傅师傅的介绍,制作这么一块“貌不惊人”的糕仔名堂还真不少。各种用料的配比,都要根据天气变化而定,没有几年的经验还真摸索不出来。傅师傅告诉我们,春天时天气潮湿,此时糖和水就不能加得太多,否则那些糯米泥就会变得粘糊糊的,不易凝结定型;而在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干燥,就得加多点糖和水,否则容易松散。

    小小糕仔承载潮汕女性美德

    我们就海门糕仔产生的年代咨询了许多海门当地人,也查询了一些相关的记载,都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傅万洪师傅对此也答不出确切的时间,只知道他家族里从他的祖父的曾祖父开始就已经制作海门糕仔了,少说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此期间,海门糕仔的用料也几经变化。傅师傅说:“我们现在吃到的糕仔里面加进‘葱珠’,但在解放以前的糕仔是不加‘葱珠’而是加橙浆的。”可惜的是,橙浆的制作方法现在基本已经失传。简单来说就是把柑皮、橙皮等用糖腌制发酵后捣碎而成。后来由于当地柑橙连年失收,人们开始改用葱油制作,没想到也相当可口,得到了食客们的欢迎,于是就一直流传至今。“海门糕仔”产生的年代虽然无从考据,但记者却在海门镇有关资料中获悉了关于海门糕仔的一个美丽传说:昔年海门有一位新婚渔民将要随船出海,贤惠的新娘关心丈夫出海时的饱暖,就将嫁时带来的糯米研成粉末,炒熟加糖,精心做成一块块刚好可入口的糕仔,并一块块叠成柱状,卷上红纸,给丈夫带出海当干粮食用。之后,其他渔家发现此法甚妙,便竞相仿效,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逐渐成了潮汕地区的名饼食。没想到小小一块“糕仔”,竟承载着潮汕女性勤劳聪慧、贤惠顾家的美德。

    传统名产亟待走出“深闺”

    采访中,傅师傅一再向记者“夸口”:“吃我们的海门糕仔,你尽管放心,它是最安全和最卫生的,没有任何添加剂、防腐剂,而且还是纯手工制作。”傅师傅这句话既道出了海门糕仔的优点,同时也道出了它无法远销的原因。

    海门糕仔与其它糕点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口味是清甜型的,口感软中带韧,非常可口,然而它的销量却十分有限,知道它的人也不多。海门镇现在有数十家糕饼店在制作和销售糕仔,除了大部分在本地销售之外,最远的也只有邻近的福建东山和诏安一带,它的销量在逐渐萎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包装,包括对糕仔的保鲜包装和形象包装。据了解,海门糕仔的最佳食用期大约只有四、五天,如果超过这一期限,香味就会大大减少甚至消失,而且变得又硬又脆。不像现代一些食物糕饼,保质期动辄一年半载。由于保质期限太短,致使它无法销往更远一点的地方,更别说是飘洋过海乘船坐飞机销往国外了;其次,由于海门糕仔产品单一,可以说是“百年如一日”,从未在颜色、卖相和口味上做过文章,从未有宣传推广,产品档次不高,这使贪图新奇的现代人逐渐对其失去“兴趣”;加上一直以来就是采用非常原始的手工制作方法,导致产量非常有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傅师傅直到两年前才采用搅拌机来搅拌糯米泥,而在此之前还得用双手来揉捏。这样一来,其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些因素导致了“海门糕仔”一直处在“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尴尬地步。

    酒香也怕巷子深。海门糕仔的美味是有口皆碑的,但由于其无论制作方法还是产品包装、开发上都过于原始,似乎已经跟不上现代文明的步伐,以致“巷外”的人无法闻到香味。看来,要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喜爱这一潮汕传统美食,还需要在“包装”上作点文章。本报记者苏硕元郑梦婕通讯员陈史华摄影报道

你是本文的第1284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6-12-04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