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张亮,擅书法而疏于文,1995年秋,张亮来访,谈及其故梓正在重修祠堂,将来由其书写,但因请了两位作家撰写的祠堂碑记均未获该乡耆老通过。现祠堂告竣日近,嘱余务必为之撰写碑记。余感力拙,末敢受命。经张亮再三力请,遂勉力为之。

    东墩张氏,渊源甚远,传说中是黄帝后代彤鱼的第五个儿子,名叫夷鼓。因其擅于制造弓箭,并以之制服了蚩尤,所以被黄帝赐姓为“张”,取名为“挥”,封官为清河镇守。他的后裔人才辈出,有西汉留侯张良、唐朝丞相张九龄等。张九龄定居在广东曲江县,后来其子孙迁至福建莆田石狮一带,又有一脉南迁潮州。1333年元惠宗 顺帝 元年年底,东墩张氏的一世祖张漳源从潮州来到鸥汀乡定居,其二子张潜东又来到现在他们乡梓的地方创业。因其名为“潜东”,故该地称为“东墩”。后因家业发展,子孙繁衍,于明宣德6年 1431年 开始兴建宗祠。经历代修缮,该祠堂美仑美奂,被称为“安仔祠堂”,名闻遐迩。但在文革期间被作为“四旧”毁掉了。由于族老和华侨的倡议,乡亲们慷慨解囊,遂于乙亥年(1995年 农历2月动工,至10月竣工,10月28日开光。

    余据张亮提交的资料写下“汕头市东墩张氏祠堂碑记”,完成之后交给张亮。几天后,张亮回话,全文甚得该乡耆老赞赏,一致通过,只对最后一句“百代流芳”作了修改。余告张亮:此句乃出于潮州韩文公祠的“百代文宗”题匾。人们盛赞韩愈,才引用“百代”表示。若以20年一代来计,也该有两千年之久了,焉能嫌少 况为文之道,“百”乃泛指,而非定数。君不见“数以百计”、“百里挑一”等成语、通用语,“百”字岂能以“一百论之”?

    我写此文不求版权,也不为红利,只为友谊和兴趣而已,张亮遂释然而去。但这一去却沓如黄鹤,从此再也没有专门为碑记之事找过我。偶尔见面,也对碑记之事三缄其口,我也淡然处之。

    当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东墩张氏祠堂开光。此前,张亮曾来电邀请我参加他们祠堂的开光仪式。适逢我正与同事到昆明等地旅游,遂对其盛意表示感谢,并答应今后有空,定当前往参观。然至今已隔10年之久,且该祠堂近在咫尺,余却从未前往参观,实乃失信。更不知“百代流芳”一句,张氏作何处理,是为憾事。

    

    

你是本文的第149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5-10-23
作 者: 陈嘉瑜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