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饶是旧饶平县城,素有井多、池多、祠堂多的“三多”之称。其中井多另有谚说:“做阿公(祖父)的没有井多”,便可见一斑。井的形形式式,还在三饶形成一种井的文化。
   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通常在井里放养二条叫“羊肝”的小鱼,以便吞吃掉下井里的菜屑杂料。若有毒物下井,还可从小鱼的变象中得到“报警”。为保持水源、水质,一般在冬天水位较低时,要派人下井挖去淤泥、污物及垫换滤料,俗叫“盘井”。旧俗,逢冬至要在井上贴冬节圆,至正月初一日,要盖住井面不汲水,则叫“封井”。初二早再由长者带礼品到井台祭拜,打上第一桶水(此后便可汲水),称为“开井”。如遇娶新妇,新娘进门三朝,要由婆婆或妯娌陪着去作一番祭拜礼节(并上井台汲水),称为“拜井”(拜井公井妈)。如上种种,也许是饮水思源,对井的一种崇敬。
   井,通常指有泉源可供汲水的人工筒状深井或天然浅窟泉井,但没有泉源又不可汲水的某些凹形建筑物,俗也称作井。如城隍庙里的“龙虎井”,孔庙大成殿天花板中央的“藻井”,楼上用于上落货物所设置的方形空洞(有围栏或井盖)叫“棚井”,屋里承四檐之水的露天凹形地叫“天井”等。
   井有水井、干井,有人工、天然井,井框有圆、四方、六角、八角等不同形状,井壁有土、砖、石等不同材料,更有因人、因事、因状、因时间而命名等等,堪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下面略介绍皆属泉源充沛、可制豆腐的优质水井,同时又皆是四、五百年以上各有特点的三饶古井。
   古井,在西门内城墙下旧斋堂之前,属原地改颜井。明末清初时,在井的半壁之下,突然斜刺里滑出一大石封住整个水面,发现者的惊叫引来观者无数,人们在一阵称奇之后,这才想到井已不能汲水,急请来打石师凿开四分之一,后来人们只能从石缝中汲水,井也因此变了样。
   城东第一泉,在东门半街,属同源易地井。此井曾坍塌于1980年,后由旅港爱国同胞黄好女士慷慨解囊,于原址对面另挖一井,同源也经冬不竭。还加盖、栏及镌刻等,结构更具规模和美观。
   龙井,在河口村岭门宫,为天然壁涌泉。因泉在石壁中有一状如龙舌的石上涌出而得名。泉源从不干涸,经化验达一级质量。附近群众至此取水甚多(近年更有专业车至此运水卖给用户),故河口村为方便群众,将泉眼改为二管涌出,并于泉前建一“龙井亭”以供避雨和歇息,尤具景观。
   佛泉,在双流寺亭旁,是天然地涌泉井,水质有如矿泉水。此水另有奇特之处,即放一铜板于水面,要良久方沉。如盛于杯,水凸杯面之上,宛若凸镜。
   两仪井,圆形,在南联村道韵楼,是八卦构件井。共两眼(俗称“阴阳鱼”),其中一眼下垫一块八卦石,为世间井中所无。楼内共有水井三十二眼,其多也为世所罕见。
   二分井,在道韵楼内,是空间分汲井。即挖于两户界墙之下,井不分隔,仅以各得的空间之半汲水。另有省地、省资、省步(汲水不出户)的“三省”之称。
   仙脚迹灵泉,在“天阴崇拜”遗址天母寨山腰上,是天然生殖崇拜井,因状如仙脚迹而得名。
   随着生活的提高和自来水的日渐发展,三饶人民利用了数百年的众多水井,已日渐闲置,或已被填平而日见减少,能保留下来的,已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

你是本文的第1879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4-03-03
作 者: 黄锦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