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过潮州菜的游客,一定会对筵席间搭配的小吃留下深刻的印象。潮州风味小吃是潮州菜的一个门类,是筵席不可缺少的美食,其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潮州城乡随处都可见到风味小吃。星级酒家里有,小食店也有,街边大排档上有,深巷乡里更有。可谓是:“潮州景色好风流,小吃风味处处留,一路观光一路尝,好吃好玩潮州游!” 潮州风味小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味尚清鲜,郁而不腻,以焖、炖、烧、炸、蒸、炒、泡等方法制成。例如潮州牛肉丸咬下去爽脆,嚼起来香,极富弹性。据说,有一次外地人到潮州吃牛肉丸,不小心掉了一颗,转身想找,丸子早已从地下弹回锅里。这虽然有点夸张,但可见其像悠悠球般的弹性。制作牛肉丸可花功夫呢!要用最新鲜的牛肉,剔尽牛筋,再握住两根铁棒连续捶打一个小时左右。为防止肉泥发热影响鲜甜,还得用电风扇不断地降温。制成后的牛肉丸,配上鲜美海藻,加点配味料,再加上一点牛肉汤,几条粿条,香味可口的牛肉丸粿条汤便可让人垂涎三尺。 潮州风味小吃品种丰富多彩,较著名的还有潮州鱼丸。吃鱼丸的民俗,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楚平王喜鱼,每餐无鱼则饭食无味。楚平王生性残酷,一旦不慎鲠了鱼刺,即下令杀了厨师。一天有位新厨师自忖难于幸免,就狠狠地用刀背剁鱼泄愤,谁知这一剁,却奇迹般地使鱼肉与鱼骨分离。新厨师就用这些无骨的鱼肉泥搓成丸子给楚平王吃,竟得到楚平王的赞赏,厨师得以免除厄运。后来,随着中原及楚人的南迁,这种食俗便流传到潮州。 潮州民间做鱼丸向来都是手工操作。一般比较大的鱼,不论海鱼,还是池鱼,都能做鱼丸,但是上乘的材料当推肉质松厚的大白鳗。鳗鱼洗净上砧,斩头去尾,切肚起皮,用牛耳刀把晶莹的鱼肉细细刮下,再铲落陶钵,用手频频拍打,故制鱼丸又称“拍打丸”。拍打技术是制作鱼丸的关键,拍打动作要均匀有力,次数要多,一般拍打上千下,鱼丸才会爽脆。拍打完,加上适量精盐,少许雪粉拌匀,然后抓起鱼酱握在手心,用力把鱼酱从食指与拇指箍成的小圈中挤出来,鱼丸表面必须光滑才算拍打功夫到家。挤出来的鱼丸放在清水中浸,后连同水放进锅中,用旺火煮至70-80摄氏温度后转为文火,直至水沸时捞起即成。鱼丸的种类繁多,一般以原料命名。例如以墨斗鱼做料制作的鱼丸,即叫墨斗丸;马鲛鱼制作的鱼丸称马鲛鱼丸等。 在潮州风味小吃中,有各种各样的粿品,如晶莹的无米粿,甜蜜的豆沙粿,香脆的罗卜酥,富有野趣的鼠曲粿等等。 在潮州风味小吃甜品系列中,较出名的有羔烧白果、南瓜芋泥、姜薯汤、马蹄泥、莲子、反沙芋、羔烧红薯、糯米莲藕、绿豆涮,特别的是甜汤“鸭母(米念)”,更是甜品一绝。 潮州的甜汤“鸭母(米念)”,是用精选糯米粉做皮,其内包的是精制的黑绿豆沙、芋泥或水晶(冬瓜片、香黄片加蜜腌制的)等甜馅,捏成一粒粒像荔枝果大小的小丸子,放于白糖水中煮,熟了的小丸子先后浮出水面,用汤匙一搅,粒粒小丸子半浮半沉,宛如母鸭戏水,故称为“鸭母(米念)”。这“鸭母(米念)”一般每碗4粒,配上莲子、白木耳,加上甜汤,食之香甜可口。这种“鸭母(米念)”要算古城太平路小食老字号的“胡荣泉”最为出名。“胡荣泉”是潮州已有88年历史的著名老店,以经营具有地方风味特色的名小吃而著称。其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品种繁多,注重色、香、味、形和适时令多变食品,故深受潮人和游客的喜爱。 “胡荣泉”老店还有一种著名的风味小吃叫“潮州春饼”。潮州春饼源于潮俗在春分或清明,常做薄饼来祭祀先人。制薄饼时先用面加盐调成糊状,在平底锅里煎成像薄膜样的饼皮,然后,用熟肉丝、蛋丝、豆芽或绿豆、香菇、竹笋等炒熟后作馅,再用油炸,就是春饼。其口感脆而滑,味道极其香美。 潮州小吃还有腌制系列品,这类小吃皆用新鲜果蔬经精工腌制而成,主要原料多以大芥菜、萝卜、瓜类等蔬菜及水果加工而成。如知名度较高的潮州咸菜(或酸菜)、江东高堂菜脯、五香油橄榄、橄榄菜等。这些小吃在腌制过程中,力求保持原味及其爽口的营养价值。例如潮州咸菜,以大芥菜为原料,经日晒,腌盐,制成完整的咸菜枞,再加工成各类咸菜品种,深受潮州人甚至海外侨胞的喜爱。 改革开放以来,聪明的潮州人不断更新食品观念及经营观念,既师承传统,又推陈出新,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外来菜的优点,不断地发展创新了潮州风味小吃,使潮州风味小吃的口味更“世界化”,使其成为一种既能登大雅之堂,又能下大排档,遍地开花的风味名食。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