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潮汕乡镇居民常用土砻(石磨的一种)将稻谷脱壳成米,然后才将大米用水浸湿,再然后经过石臼捣碎成米粉末儿———潮语将这个过程称为“椿米志”。经这种办法制成的米志粉大多于时年八节来临之时,用以作原料。

    “椿米志”也叫做“椿臼”。民间用的石臼分为两种,其中有用双手抱臼锤,上下捣动的称为手臼。另一种是需用脚踏动支在两只支架上,其一头为木质短脚踏柄,以带动另一头其前端装有铁锤头的长臂木柄,它的铁质锤头在镶入地里的大石臼中不断撞击的脚臼。脚臼比手臼要大好几倍,工作效率也要高好几倍。旧时乡镇上的邻里及族亲之间,常常凑钱置设一个或数个共用的石脚臼,以应付年节急用。

    于是每当年节来临,乡亲们共用的石脚臼之前就挤满了排队等候的人们。排队者通常一人只能代表一户。一般等到排队轮上之际,自家人就前来帮忙了。操作时常由媳妇、小姑子、孙子轮番或合力踏动其木质短柄,婆婆则手持扒子,趁着臼锤每次升起和落下时的间隙,手脚麻利地在那臼底翻动或舀起米志粉。整个操作过程需要默契配合。稍一不合拍就得停下,待调整节奏之后重新开踏。为了在踏臼时人能够站得稳。脚臼大都安装在街巷,场埕子旁的老墙根下等地方,有的甚至专门有一个小房子给放“椿臼”以便刮风下雨也能继续使用,同时又能让人们可以手扶着墙壁来踏臼。为了赶赴年节做之用,亲邻们的这种操作通常是互相帮忙的。这种操作通常又是通宵达旦的。那盏放在壁洞中的照明用小灯,每晚往往要添上好几次油。它忽明忽暗,一直扑闪扑闪着燃到天光。到了这时,最先“椿米志”的一些人家中的品已经做好,已下锅开蒸,快要熟了。也就在这个时刻里最奇妙,踏脚臼发出的那种特殊声响,常伴随着蒸时的袅袅炊烟,和着阵阵微风,在鸡啼声中,在黎明前神秘气氛的笼罩下,慢慢地飘散开去。

    通常这里只能见到妇孺们的忙碌。在人们踏动石臼的长柄之时,因为木柄与木支架之间了无间断的磨擦而发出一种很是委婉动听的“吱吱哎哎”声,还有臼锤那种有节奏的撞击声,周而复始。人们在过节前特有的愉悦情绪,以及脚臼前那种有条不紊的轻快画面,把环境气氛渲染得十分热烈。不仅仅是小孩子爱来这里凑热闹,就连许多“回唐山”华侨老人也喜欢置身于这种场合,聆听这种特别的乡音。因为这里的一切均勾起他们对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唤起乡音乡情。

    

    

你是本文的第1555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5-02-27
作 者: 陈业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