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三山,可就是古城石刻艺术的宝库,葫芦山摩崖石刻、金山摩崖石刻和笔架山韩祠的碑刻,不仅是地方史的重要资料,而且也反映了历代的书法与雕刻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葫芦山摩崖石刻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谓摩崖石刻,就是历代人物记事、记游的题词将之刻于山上的石壁。葫芦山原有二百多处,由于遭受破坏,目前列入保护的仅有一百三十八处。其中在“文革”期间因“韩江改道”而在山上炸石、取石破坏尤为严重,一些著名石刻如“剑门”、“仙迹石”、“湖柔石”、“王源除怪石记(及诗)”、“雁塔”(含部分科举题名石)“龙飞凤舞”、“林 山票 重辟西湖记”等,目前在“活人洞”还残留炮眼和裂痕,作为历史的见证。 葫芦山摩崖石刻就内容可分为风物题词、科举题名、重要纪事、名人经游、写景抒情、诗词联语、官衙文告等。书法则包括篆、隶、行、楷各体,可谓是书法艺术的大全。 从年代考究,其最早当推北岩之“李公亭”,始于唐代,次为南岩之“古瀛洞天”(因无书者姓名,只能靠记载和字体推测)。就书法艺术而言,“景韩亭”中的《白鹦鹉赋》草书和南岩的“湖山图画”大字常为书家们所赞赏;而关于《白鹦鹉赋》是否为韩愈手书,至今仍然引起人们的不同议论,就与笔架山韩祠中的韩愈手迹比较,则似相去甚远,而韩祠的手迹则已为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和金石鉴定家启功教授所肯定。 葫芦山石刻中有很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北宋的《俞献卿葬妻文》,不仅反映了当时潮州的民俗风情,也表现了俞献卿的为官清廉和妻子的贤惠,是为后代楷模,可惜此石刻现围于公园的动物园中,使游客难以观赏。其他如许骞的《重辟西湖记》、唐伯元的《南岩记》,南汉之《拓路题记》等,都是重要的地方史料。 金山摩岩石刻从年代与数量都不及葫芦山,上文已略介绍,此处不作赘述。 笔架山没有摩崖石刻,主要集中于韩祠的碑刻和楹联。韩祠中原有碑刻和石刻楹联共存36处,从明代至民国,其中有著名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和《功不在禹下》、《传道起文》等。1985重修后,除恢复和增加一部分木牌匾外,还于壁上新镌由当时省委副书记吴南生书写的《重修韩文公祠碑记》以及韩愈的手迹二幅和启功教授的鉴定碑文等石刻,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991年,在韩祠的右侧又建起新的碑廊,其中既有我国著名政治家徐向前、习仲勋、陆定一、彭冲、李鹏等的题词,又有著名书法家刘海粟、启功、赵朴初等的墨宝,为韩祠的石刻艺术增添了时代的色彩。 1989年,由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市人民政府颁布《笔架山、葫芦山、金山管理暂行规定》,使上述石刻得到保护。但由于目前法治仍不健全,葫芦山南岩兴建很多庙宇,有些石刻被围于建筑物中或景观受到破坏,危及文物本身,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